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9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350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7

1.综合题(共3题)

1.
科技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发展折射出社会前进的步伐,并在人类文明中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明朝中后期涌现出一些在传统科技领成取得一定突破的科学巨匠,但这一黄金时期稍纵即逝,入清之后便不再有任何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甚至晚明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被弃置遗忘。

——摘编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文化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明朝以前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发明一例,并说出导致明清时期落后的思想文化因素。
材料二  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等物理学成就,总结了他的力学体系。这一体系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

(2)依据材料二,指出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并说明为英国哪一事件的进行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材料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3)据材料三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一项成就。
材料四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全球性问题的挑战?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2.
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国家和民族兴盛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说明汉武帝是如何从思想上来维系“大一统”的?
材料二 

图1 郑成功致荷兰总督信中的一段话    图2 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2)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来说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并写出我国解决图2中港澳问题的基本方针。
材料三 上海世博会西藏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以新西藏、新发展、新生活、新变化为展示主线,以“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民族文化、创造美满生活、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展示理念,以“天上西藏”为展示主题,突出表现拉萨城市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理念和未来构想。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清朝时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对西藏进行管理?新中国成立后,在该地区又实行了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国家统一的认识。
3.
体制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材料二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的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个政策为哈默在苏俄的投资经商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政策有何突出特点?
材料三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制度(政体和经济)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共同影响。
(4)综上所述,归纳促进体制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主要因素。

2.选择题(共17题)

4.
“……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
A.商鞅变法
B.秦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D.北魏孝文帝改革
5.
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历史人物与其事迹及作用搭配不正确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
D.赵匡胤——统一全国,重文轻武
6.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阶段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和最后一个繁盛时期分别是
A.光武中兴和开元盛世B.文景之治和康乾盛世
C.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D.开皇之治和康乾盛世
7.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注重加强皇权。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汉武帝时期建立了中外朝制度,改变了汉初以来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B.隋唐时期,三省六部间既分工合作,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C.北宋将相权分解为行政、军事和财政三个互不统属的平行机构,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D.清朝雍正时期,废除宰相制度,在中央设立军机处
8.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筚路蓝缕,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下列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八一南昌起义
②会宁会师
③遵义会议
④中共七大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
C.①③②⑤④
D.⑤②③④①
9.
1989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人民海军成立日。在海军诞生的这一天,哪一场战役胜利结束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
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硬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这一报道出现于下列哪一场战争之后(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衣着丰富多彩,彰显个性化
B.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不足
C.城镇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D.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12.
2018年12月1日,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会晤达成重要共识,停止加征新的关税,并指示两国贸易团队加紧磋商,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尽快回到正常轨道。关于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曾经对新中国采取封锁、敌视的政策
B.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
D.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
13.
路遥小说《平凡世界》描述了石乞节公社双水村生产队队长孙少安为改变家乡农业落后面貌,实行包产到户。以此为核心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是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C.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
在14、15世纪之前的西欧“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历史事件中,批判这种认识,要求以人为中心的是
A.百家争鸣
B.文艺复兴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法国大革命
15.
15—16世纪,西欧的航海家们纷纷探寻从海上到达东方的新航路,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中带领船队第一个实现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达·伽马
16.
英、美、法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所体现的共同法治精神是
A.法治取代人治B.限制王权C.否定封建专制制度D.反对殖民统治
17.
“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国家,到19世纪末,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促使日本完成以上重大跨越的根本因素是(  )
A.发动战争,开拓海外市场B.解放奴隶,维护国家统一
C.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D.科技立国,重视人才培养
18.
“决心通过完成内部市场,增强内聚力和保护自然环境来促进人民的经济和社会进步,并实施旨在保证经济一体化和其他领域同步发展的政策”;“决心对各成员国的国民实行共同的国民身份制度”;“重申为人员自由流动提供方便的目标……”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条款出自哪个组织的条约
A.
B.
C.
D.
19.
《顾维钧回忆录》里写道“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材料所描述的情况发生在
A.《马关条约》的签订B.《九国公约》的签订
C.《凡尔赛和约》的签订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0.
.2017年3月9日,美国国务院发布消息,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将于本月22日在华盛顿主持召开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国际联盟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快打击该组织的行动计划。70多年前,面对法西斯主义的侵略,世界各国人民采取的举措是
A.组建三国同盟B.组建三国协约C.构建反法西斯联盟D.组建轴心国集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