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2016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学科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304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6

1.综合题(共2题)

1.
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则民不移(迁移)……无夺民时(不要侵占生产的时间),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  
(1)依据材料概括改革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勿照搬原文)
材料二 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北宋欧阳修
(3)据材料,魏主是谁?除材料外,还有哪些“去夷即华”的措施?
(4)上述改革促进社会转型的有:
上述改革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的有:   
2.
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和科技相辅相成,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是我国哪一时期的文字?比较三幅图片,书写材料是怎样变化的?)
材料二 如下图

(2)上图所示现象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材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发明造纸术的历史意义。
(4)试举一位魏晋时期的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并概括其艺术特点。

2.选择题(共3题)

3.
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
A.蜀 东晋 前秦B.西楚 东晋 前秦C.蜀 东晋 梁D.蜀 东晋 张楚
4.
我国古代制定历法,服务农业。下列图片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法成就的是
A.《齐民要术》
B.《大明历》
C.《伤寒杂病论》
D.《水经注》
5.
以下图片能反映道教影响的是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