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五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300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9

1.综合题(共1题)

1.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也深刻影响王朝的兴衰,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则民不移(迁移)……无夺民时(不要侵占生产的时间),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体现的改革内容,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改革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哪次改革?改革中的哪项经济措施实现了“家给人足”?改革中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这次改革对该国历史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诏令规定了他的哪项改革措施?诏令中提出进行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4)请结合以上改革,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选择题(共6题)

2.
小明为某单元设计示意图,请你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交融
D.繁荣与开放并存的时代
3.
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
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该“书”指
A. 《缀术》
B. 《水经注》
C. 《论衡》
D. 《齐民要求》
5.
《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载,“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绥绶……”材料中“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
A.监察百官B.掌管军事C.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D.管理全国宗教事务
6.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并不便于人。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材料中的“造意”出自
A.张衡B.蔡伦C.华佗D.张仲景
7.
在《华夏祖先》的拍摄现场,扮演“北京人”的演员正在分配兽肉,他使用的工具应该是
A.镰刀
B.打制石器
C.磨制石器
D.青铜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