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题(3)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299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3

1.综合题(共2题)

1.
我们平时经常玩成语接龙的游戏,今天我们一起做“朝代接龙”的游戏,请你将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排列。
春秋 西周 夏 战国 商 西汉 三国 西晋 南北朝 秦 东汉 东晋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为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在下图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依据图示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

材料一《汉书》记载:“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食:吃)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忧:担心)冻饿,亦亡(亡:无)千金之家。”(原文大意:江南地域辽阔,有的地区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老百姓把鱼和米作为主食,靠打渔狩猎和采集为谋生手段。……由于食物的供给有保障,人们不担心挨冻受饿,但这里也没有非常富有的人家)
《宋书》记载:“江南之(之:作)为国盛(盛:繁荣昌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稔(稔:大丰收),则数郡忘(忘:无)饥。”(原文大意: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年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
(2)阅读材料一比较《宋书》与《汉书》记载的江南经济有哪些不同?想一想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北魏着汉服的文官俑 鲜卑姓改为汉姓
(3)材料二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4)表格归纳法有助于人们通过对探究主题的系统把握和对相互关联知识的鲜明对比来强化记忆,按照相关提示,完成下表。
朝代
人物
成就
地位
东晋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
南北朝

圆周率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
北魏

《齐民要术》

 

2.选择题(共4题)

3.
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正面影响是(  )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C.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D.使北方趋于平静
4.
舞蹈《千手观音》曾获得 CC.TV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比一等奖和特别大奖。“观音”、“众生平等”、“功德无量”的词汇跟哪个宗教有关?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道教
D. 佛教
5.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
6.
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下列可以获得奖励的人有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