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然这位作家很有名,但是他的文章总让人觉得阴晦难懂。 |
B.璀璨的珍珠从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小女儿把它偷走,用以镶嵌在绿野大地。 |
C.已是著名作家的他,万没想到当时的信笔涂鸦之作,竟然能获得读者的赞赏。 |
D.到了秋天,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
2.句子默写- (共1题)
2.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 ,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⑤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
⑥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⑦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⑧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⑨鸢飞戾天者, ;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①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 ,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⑤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
⑥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⑦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⑧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⑨鸢飞戾天者, ;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3.
①提起台风,人们总是谈虎色变、望而生畏,没有人会对这个“海上暴徒”心存好感。然而,凡事都有两重性,台风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是,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其能量相当于400颗2000吨级氢弹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特别是在夏季。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2003年7月,正是台风“伊布都”的出现,结束了我国江南大部分地区持续40℃左右的高温天气。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地表干旱更加严重。寒带地区正好相反,如果没有台风调节将会更冷。
【小题1】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海上暴徒”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答:
【小题2】第②自然段除列数字外,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答:
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其能量相当于400颗2000吨级氢弹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特别是在夏季。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2003年7月,正是台风“伊布都”的出现,结束了我国江南大部分地区持续40℃左右的高温天气。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地表干旱更加严重。寒带地区正好相反,如果没有台风调节将会更冷。
【小题1】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海上暴徒”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答:
【小题2】第②自然段除列数字外,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