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⑴从扬州北调的长江水 着京津的万顷绿地。
⑵每到月升中天,清光从灵照寺门前的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 ,尤为幽绝。
⑶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 ,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⑷昔日的“浪子”今天成了英雄,这不得不让人 。
⑴从扬州北调的长江水 着京津的万顷绿地。
⑵每到月升中天,清光从灵照寺门前的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 ,尤为幽绝。
⑶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 ,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⑷昔日的“浪子”今天成了英雄,这不得不让人 。
A.滋养斑驳赏心悦目另眼相看 | B.滋润斑斓相映成趣刮目相看 |
C.滋润斑驳赏心悦目刮目相看 | D.滋养斑斓相映成趣另眼相看 |
2.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句是( )
①就像黄牛,肚子里没有青草,拿什么反刍?
②网络时代,点击率成了判断标准和不二法门,而在杂多的信息当中飞来飞去的眼球,其实并未收获几多真知。
③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省,而自觉自省的前提,是对传统文化基本的认知和积累。
④缺乏这种自觉的所谓知识分子,充其量不过是“知道分子”而已。
⑤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
⑥胸无点墨,何以自觉?
①就像黄牛,肚子里没有青草,拿什么反刍?
②网络时代,点击率成了判断标准和不二法门,而在杂多的信息当中飞来飞去的眼球,其实并未收获几多真知。
③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省,而自觉自省的前提,是对传统文化基本的认知和积累。
④缺乏这种自觉的所谓知识分子,充其量不过是“知道分子”而已。
⑤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
⑥胸无点墨,何以自觉?
A.⑥③①②⑤④ | B.③⑥①②⑤④ | C.②⑤④③①⑥ | D.③⑥②①④⑤ |
2.句子默写- (共1题)
3.
根据课文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2)愿将腰下剑, 。
(3) ,正是河豚欲上时。
(4)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5)羌笛何须怨杨柳, 。
(6)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我想: ,无所谓无的。
(8)月黑雁飞高, 。
(9)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10)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2)愿将腰下剑, 。
(3) ,正是河豚欲上时。
(4)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5)羌笛何须怨杨柳, 。
(6)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我想: ,无所谓无的。
(8)月黑雁飞高, 。
(9)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10)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4.
飞机“不喝油”也能飞 王远
“阳光动力2号”正在进行为期5个月的环球之旅。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自3月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航以来,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这架“不喝油”的飞机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它拥有72米宽的翼展,比波音747飞机多出了近4米,重量只有2.3吨,仅相当于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重量。这架太阳能飞机的“动力之源”是机身上的1.7万多块太阳能电池,这也是“阳光动力2号”的最大亮点所在。这些太阳能电池直接平铺在巨大的机翼上,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是135微米,仅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由其储存的电量可供“阳光动力2号”昼夜飞行,不需要一滴燃料。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仅有300年历史。1974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行,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此后40余年间,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
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阳光动力2号”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价值。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的萌发到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12年时间。飞行总监雷德·克拉克认为,相比搭载乘客的普通飞机,它有着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向世人传播“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放眼未来,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小题1】“阳光动力2号”飞机为什么会引起世界的关注?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概括三点即可)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阳光动力2号”正在进行为期5个月的环球之旅。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自3月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航以来,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这架“不喝油”的飞机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它拥有72米宽的翼展,比波音747飞机多出了近4米,重量只有2.3吨,仅相当于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重量。这架太阳能飞机的“动力之源”是机身上的1.7万多块太阳能电池,这也是“阳光动力2号”的最大亮点所在。这些太阳能电池直接平铺在巨大的机翼上,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是135微米,仅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由其储存的电量可供“阳光动力2号”昼夜飞行,不需要一滴燃料。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仅有300年历史。1974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行,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此后40余年间,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
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阳光动力2号”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价值。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的萌发到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12年时间。飞行总监雷德·克拉克认为,相比搭载乘客的普通飞机,它有着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向世人传播“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放眼未来,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小题1】“阳光动力2号”飞机为什么会引起世界的关注?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概括三点即可)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