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04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5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
B.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D.在仪征书城的读者见面会上,携《那小子真帅》而来的韩国作者又掀起一阵汹涌的“韩
流”,令少男少女们触目伤怀、激动不已。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抗洪而牺牲的烈士们,你们为长江两岸的人民而倒下了,但是在这片土地上永远铭记你们献出的爱.
B.卡塔尔和沙特两个队还有一场比赛,中国队能否出线将取决于这两个队之间的比赛结果而定.
C.抗战期间,一些投机倒把的商人昧着良心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
D.邓颖超此次率团访泰,受到泰国朝野和广大侨胞的热烈欢迎,这不仅因为她是已故周恩来的夫人,而是她本人对国家的卓越贡献.
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B.2013年10月,作家丁立梅带着她的《暗香》等散文集来我校做了主题为“用文字温暖人生”的讲座。
C.秋水像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说的就是这份明澈。
D.扬州五亭桥的光辉成就,是源自合乎科学原理的精妙设计?还是巧妙绝伦的施工技术?
4.
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龚自珍观察落花飘零,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思考支配语言,语言表现观察。
③施耐庵在《水浒传》中三次写虎,为什么写得那么精彩呢?
④林黛玉观察落花飘零想到自己凄凉的身世,写出了《葬花词》。
⑤据说,施耐庵为了写出虎的细微特征,不仅翻山越岭,访问猎户,还亲自跑到深山老林里,观察老虎。
A.①②③④⑤B.⑤①③④②C.③④⑤①②D.③⑤①④②
5.

设m,n分别为一元二次方程x2+2x﹣2018=0的两个实数根,则m2+3m+n={#blank#}1{#/blank#}.

2.句子默写(共1题)

6.
默写。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志在千里。
    ,大雪满弓刀。
④晓战随金鼓,
 ,在河之洲。
⑥_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愁云惨淡万里凝。
⑧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雾霾下的中国不美丽》,回答下题。
雾霾下的中国不美丽
①这几天,多个城市再度被雾霾笼罩。这似乎已成常态的雾霾天气,让民众很焦心。恶劣的空气质量不再只是一个警告,而是已成切实的危害。一些患者在雾霾的侵袭下,走进了医院。
②空气污染不停地亮“红灯”,这是中国社会在2013年一开年就遇到的棘手问题。中国的环境污染,从个案、局部,上升为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在空气污染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不少城市,尤其是一线大城市,首当其冲。雾霾之下,有叹息、有恐惧。
③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让人相信,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确已经到了一个非转型不可的阶段。事实上,雾霾的影响,也不仅仅伤害人的健康。看看媒体上那些占据主要版面的报道吧: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许多航班被迫取消,一些污染企业在政府部门的紧急指示下停工……这是一幅多么乱哄哄的图景。
④这样的图景,伦敦曾出现,洛杉矶也出现过。雾霾下的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要城市曾有过的情景并无二致。程度越来越深的工业化,加上汽车驶入千家万户,这是空气污染最重要的成因。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升级滞后的油品、城市建设中的大量扬尘,以及汽车尾气等,都是空气污染的“罪魁”。
⑤没有一个人喜欢雾霾天。菜场的大妈不喜欢,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不喜欢,进入中国发展的跨国公司外籍高管不喜欢,各级政府官员也不喜欢。面对不断出现的雾霾天气,正视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所有人都必须有所作为,这已成为无可回避的时代课题。
⑥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首先要明确: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那是一条死路。环保部门须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并力求不打折扣地执行。前者涉及的是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后者则跟环境制度的完善与执行联系在一起。就在昨天,新华社发表了一篇述评,称“雾霾天气敲响中国经济转型警钟”。这还算是一种温和的告诫。环境的破坏,对这片土地及居住其上的人的伤害在不断增大,环境污染的经济成本也在急剧上升。这样的现实,在倒逼诸多地方主政者要以大局为重,勿为眼前利益而失长远利益。
⑦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能源结构的改善,是抑制高污染企业的排放,是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量。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提醒的是,为一己之政绩而不顾环境者,仍会存在;为一企业之利益而阻碍治理的力量,仍会存在;环境系统中为小部门甚至个人私利而执法不严的情形,仍会存在。对抗环境污染,不会是一个单纯的挑战,其中一定夹杂着许多人为的、利益的因素。这些因素使得问题更为复杂。
⑧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也在警告所谓汽车时代的沉重代价。大城市部分居民的生活方式,需要有新的审视。汽车尾气污染量的下降,显然有赖于每一个车主的努力。城市追求更为优质的公共交通系统,当与个人自觉地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结合在一起。这同样是挑战很大的一个工程。
⑨ 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在其名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早就论证过,所谓理性的“经济人”难以为集体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很多人总想着“搭便车”,由别人来付出努力,自己享受成果。其结果,少有人为共同利益而努力,共同的目标也往往成为泡影。呼吁全民为治污担起责任的时代命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要在观念层面达成共识,内化为各自的理念,并将理念转成实践。
⑩雾霾下的中国,不是美丽中国,是打破纠结、直面环境挑战的时候了!
(选自《第一财经日报》,有改动)
【小题1】第⑨段引用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的论述有什么作用?
【小题2】 一段时间,网上流行着很多有关雾霾的俏皮语,如“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等,请你也写一句呼吁防治雾霾的宣传语。

4.作文(共1题)

8.
作文
心路漫漫,点滴温暖,你能见到心灵之花悄然开放;征途茫茫,绝处览胜,你能见到哲理之花悠然开放;历经坎坷,登上舞台,你能见成功之花灿然开放……这些都绽放在我们生命的花季里。
请以“又见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