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云南普洱市思茅三中七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698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4/20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假如有机会到北京,我一定要光临故宫博物馆。
B.“光盘行动”之所以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因为它表达了现代公民厉行勤俭节约。
C.为了防止溺水伤亡事故发生,学校切实加大了安全教育力度,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D.互联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

2.句子默写(共1题)

2.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4)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5)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       
(6)“月亮”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请写出古代诗词中含有“月”子的上下句诗句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
①出门在外,口渴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买一瓶水喝,瓶装水给我们的印象是干净方便,尤其是高档瓶装水都会标榜自己“出身清白”,“从未受到过人类污染”。例如,“王岛云雨”产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那里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干净的空气”,雨水自然清洁无比;“公元前1万年”产自号称“地球上最古老的水源”——加拿大卑诗省沿岸的冰川,水质更是纯正无比。然而,科学家指出,塑料瓶装水也有可能“不干净”。
②英国化学研究人员威廉·肖迪克表示,装饮用水的塑料瓶生产过程就有污染隐患,因为在制造瓶子的过程中,会使用含有锑元素的化合物作催化剂,随着塑料瓶的成型,锑元素也进入了塑料中。塑料瓶可能会持续向瓶中的水溶解重金属元素锑,这种元素长期积聚在体内可能危害健康。威廉·肖迪克对15种热销瓶装水进行化学检验,结果发现天然地下水中的锑含量是万亿分之一,而刚出厂的瓶装水的锑含量平均为万亿分之一百六十。时间越长,塑料瓶中的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这个过程就像泡茶一样。出厂3个月后,瓶装水中的锑元素的含量竞然增加了一倍。然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瓶装水包装上注明的保质期大多是24个月。另外,温度越高,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而人们对瓶装水需求量较大的季节是温度高的夏天。肖迪克表示,虽然摄入极少量的锑元素不会导致人生病,但是大量摄入则会诱发呕吐,甚至可能致命。
③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米歇尔等人发现,不少塑料瓶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名为双酚A(BPA)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与出生缺陷、发育问题以及心脏病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高有关联。专家对它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而一些***尼克·里夫斯还表示,瓶装水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全世界每年用于制造塑料瓶的塑料为270万吨,这些塑料的原料大多是从石油中提取的,仅在美国,制造这些塑料瓶就要消耗150万桶石油,这些石油可以供10万辆汽车使用一年。86%的塑料水瓶最后都变成了垃圾,需要400年至1000年才能降解。这些塑料垃圾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和含有重金属的灰烬。
(摘自2011年5月《知识就是力量》,略有删改)
【小题1】第①段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是    , 作用是
 
【小题2】第⑤段中加横线词“大多”能否删去,为什么?

【小题3】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    
【小题4】现在同学们饮用塑料瓶装水的现象非常普遍,请用本文所学到的知识,劝解同学们不饮用塑料瓶装水。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4.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让我们到生活中的语文世界里去一展身手吧!
【小题1】我给文字消消毒。
请用你的火眼金睛,改正下面这些成语中的错别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默默无蚊( )  ②天尝地酒( )  ③饮以为荣( )   
【小题2】请以“爱护校园的花草”为主题拟一条广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