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四月检测试卷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6920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6

1.简答题(共2题)

1.
进入青春期的每一个少男少女都要经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有的同学能够坦然处之,有的同学则惴惴不安、羞涩难言。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中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2)他们应该因此而烦恼吗?为什么?
(3)对于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我们有哪些可行的方法可以解决?
2.
读名著识情绪。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多次赴考不第,以致在后来中举之时,大喜过望,精神失常,狂呼大叫:“我中了!我中了!”
《三国演义》里,东吴名将周瑜很嫉妒才能比他高的诸葛亮,并设想陷害诸葛亮。因诸葛亮识破他的用意,“三气周瑜,使他怒不可遏”,吐血而亡,死时年仅36岁。
(1)范进和周瑜的所为分别反映哪一种基本情绪?
(2)范进、周瑜的情绪健康吗?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3)请你列出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2.情境探究题(共1题)

3.
情景一:东东喜欢看侦探小说,常常一看就是一夜。有时,他根据故事情节就能够准确“破案”。他觉得在读侦探小说的过程中有一种快乐的体验。
情景二:亮亮参加学校的以“成长”为主题的青春仪式时,邀请父母一起分享了他成长中难忘的故事。说到动情之处,亮亮情不自禁地与父母相拥而泣。
情景三:浩浩代表班级参加年级辩论会。发挥失常,感到心里很不舒服,他决心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加强辩论技能的学习,希望在下一次会辩论会中,为班级取得好成绩。
(1)东东、亮亮和浩浩分别是哪些情感体验?
(2)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
(3)在生活中,你有哪些美好的情感体验?(至少举出两例,4分)

3.单选题(共12题)

4.
女儿:“妈妈回来了,快把日记藏起来。”妈妈:“你的头发太长了,怎么还不去理呢?”儿子:“我已经长大了,不用你们事事操心!”这些情形反映出了某些中学生
①不喜欢向父母袒露自己的内心   
②依赖心理   
③好奇心理   
④“成人意识”增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
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开始有了烦恼。下面方法可以化解青春烦恼的是
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②参加体育活动③学习自我暗示④试试自我解嘲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
下面对青春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青春仅仅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带来的身体变化 
②青春是活力和希望的象征
③青春蕴涵着智慧、勇敢和意志 
④青春是从生命潜流中涌动着的一种全新的感觉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是(  )
A.身体迅速长高长大、长宽长壮
B.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内部器官的完善
C.性器官发育和成熟
D.对异性产生好感,愿意与异性交往
8.
我们思维的独特性体现在(  )
①不人云亦云 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③目空一切,唯我独尊 ④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
对于别人的意见或建议,我们正确的态度是(  )
A.独立思考,具体分析,正确对待
B.别人的意见肯定有其道理,应完全接纳
C.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D.不管别人的看法如何,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10.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增强自信的是
①小梅克服惰性、抵制诱惑,拒绝朋友的游戏邀请,去上才艺课 
②郭佳为了克服自己胆小的弱点,经常伙同他人砸别人的门窗 
③晓畅面对老师的表扬沾沾自喜 
④菲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等品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1.
下列选项,与“止于至善”意思相符的是(   )
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②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2.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D.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13.
青春是生命中的华彩乐章,它带来了喜悦和力量,也带来了困惑和烦恼。演奏好青春的成长曲,我们要 (   )
A.在穿着上要赶潮流,展现青春风采B.把内心闭锁起来,保护青春秘密
C.放任青春冲动,享受青春激情D.悦纳生理心理变化,克服青春烦恼
14.
中学时期异性之间正常交往的益处是(    )
①有利于学习进步,优势互补 ②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③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  ④有利于坚强意志和丰富情感的形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5.
在男女同学交往中,有些人喜欢在异性面前过分炫耀自己,或者追逐打闹,这都是不应该的。这说明( )
①男女同学不应有正常的交往
②交往要掌握分寸
③交往时既要尊重别人,又要自尊自重
④性格的差异可以克服,达到性格互补。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情境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