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判断正误,并给出理由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话告诉我们不需要理睬别人的评价。
(2)进入青春期,同学们开始在意自己的体态和容貌,有人为自己个子矮而自卑,有人为自己长得丑而烦恼。
(3)强强认为,要认识自己,就要做个有心人,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话告诉我们不需要理睬别人的评价。
(2)进入青春期,同学们开始在意自己的体态和容貌,有人为自己个子矮而自卑,有人为自己长得丑而烦恼。
(3)强强认为,要认识自己,就要做个有心人,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2.
走进青春
电视连续剧《十六岁的花季》片头曲中这样写道:“开着自编的玩笑,把寂寞当作调料,外面的天空好狭小,我的理想比天高,外面的世界很宽阔,我什么都想知道,拥抱那朝阳,让希望飘扬。哦,十六岁、十六岁!”
(1)十六岁一直要装扮属于自己的个性。请问真正的个性与独立是什么?
(2)要有“拥抱那朝阳,让希望飘扬”的青春,就要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并激发自己的潜能来完善自己?
电视连续剧《十六岁的花季》片头曲中这样写道:“开着自编的玩笑,把寂寞当作调料,外面的天空好狭小,我的理想比天高,外面的世界很宽阔,我什么都想知道,拥抱那朝阳,让希望飘扬。哦,十六岁、十六岁!”
(1)十六岁一直要装扮属于自己的个性。请问真正的个性与独立是什么?
(2)要有“拥抱那朝阳,让希望飘扬”的青春,就要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并激发自己的潜能来完善自己?
3.
期中考试后,老师下发了成绩单和试卷,班级里呈现这样几种情况:
镜头一:小丽同学仔细翻看试卷,找出错误之处,对比其他同学的差距,争取以后取得更好的成绩。
镜头二:成绩优秀的小华对大家说:“这么简单的题目,对我来说简直太容易了,我不得第一谁得第一?”
镜头三:小刚看着自己试卷上数不清的“红灯笼”,心情沮丧到了极点。他感觉自己无法超越这个成绩。
1.三个镜头中的同学分别是什么心理表现?(6分)
2.如果上述三名同学是你的同学,请你分别对他们说一句话。(6分)
3.“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看了同学们的情景,请你说说,你的优点有哪些?缺点和不足有哪些?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至少各写出两点)(8分)
优点:
缺点和不足:
镜头一:小丽同学仔细翻看试卷,找出错误之处,对比其他同学的差距,争取以后取得更好的成绩。
镜头二:成绩优秀的小华对大家说:“这么简单的题目,对我来说简直太容易了,我不得第一谁得第一?”
镜头三:小刚看着自己试卷上数不清的“红灯笼”,心情沮丧到了极点。他感觉自己无法超越这个成绩。
1.三个镜头中的同学分别是什么心理表现?(6分)
2.如果上述三名同学是你的同学,请你分别对他们说一句话。(6分)
3.“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看了同学们的情景,请你说说,你的优点有哪些?缺点和不足有哪些?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至少各写出两点)(8分)
优点:
缺点和不足:
2.情境探究题- (共1题)
4.
认识自己 完善自我
材料一:晋朝时,有一位叫周处的强壮青年在乡里横行霸道。一天,他见一位老人在粮仓边唉声叹气,便问何故。老人说:“乡里三害,南山猛虎,长桥蛟龙,再加上你,祸害乡里,扰乱民生。”周处决心除掉三害,他杀猛虎,屠蛟龙,自己则外出求学,注意品德修养,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
材料二: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见了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初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方丈指教。”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和熟悉一下寺里的坐僧和你自己。”“他人评价是你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要想正确认识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周处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自己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
(2)材料二中的方丈非常强调认识自己,那么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重要意义?
(3)请你谈谈怎样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材料一:晋朝时,有一位叫周处的强壮青年在乡里横行霸道。一天,他见一位老人在粮仓边唉声叹气,便问何故。老人说:“乡里三害,南山猛虎,长桥蛟龙,再加上你,祸害乡里,扰乱民生。”周处决心除掉三害,他杀猛虎,屠蛟龙,自己则外出求学,注意品德修养,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
材料二: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见了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初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方丈指教。”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和熟悉一下寺里的坐僧和你自己。”“他人评价是你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要想正确认识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周处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自己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
(2)材料二中的方丈非常强调认识自己,那么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重要意义?
(3)请你谈谈怎样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3.分析说明题- (共1题)
5.
歌德年轻的时候曾立志成为世界著名画家,为此,他一直沉溺于那变化无穷的色彩世界中难以自拔。他付出了10年的艰辛努力去提高自己的画技,结果却差强人意。在40岁那年,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真正大师的杰作之后,他终于明白: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恐怕也难在画界有所建树,在痛苦和彷徨了一段时间之后,歌德毅然决定放弃绘画而改攻文学,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1)歌德的经历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歌德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3)除了上述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运用什么方法来认识自我?
(1)歌德的经历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歌德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3)除了上述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运用什么方法来认识自我?
4.单选题- (共12题)
6.
升入初中的小明,发现自己的成长节奏明显的比其他同学慢了半拍,小明非常的苦恼。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青春期的我们身体发育有着不同的节拍,有的快,有的慢,这是正常的
②我们要适应成长的节奏,不要太在意成长的快慢
③小明应该马上就医,检查身体
④小明应该自己买些增高的药物
①青春期的我们身体发育有着不同的节拍,有的快,有的慢,这是正常的
②我们要适应成长的节奏,不要太在意成长的快慢
③小明应该马上就医,检查身体
④小明应该自己买些增高的药物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7.
一项调查说明,常人潜能的利用率只有6%-8%,像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也仅用了10%左右。这告诉我们
A.敞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
B.人的潜能是无按被发掘的 |
C.人的大脑开发不够科学 |
D.每个人的潜能都不尽相同 |
8.
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下列关于接纳自己的说法正确的有
A.只接纳自己的优点,不接纳自己的缺点 |
B.只接纳自己的完美,不接纳自己的不足 |
C.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
D.只接纳自己的现在,不接纳自己的过去 |
10.
《伊索寓言》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羊羔抓走了。穴鸟看见了,非常羡慕,也想学老鹰的样子,便猛扑到公羊身上,但脚却被羊毛缠住,怎么也飞不起来。后来牧羊人见了,便跑过去捉住它,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送给孩子们玩儿。这则寓言故事主要说明
A.鹰是很强大的 |
B.很多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自以为是 |
C.穴鸟抓羊羔 |
D.鹰很聪明,不去抓公羊 |
12.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的古人也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说法。因此,我们应该
①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
②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③对自己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昨天和今天
④对自己的将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①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
②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③对自己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昨天和今天
④对自己的将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④ |
14.
小飞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电视,妈妈说:“作业没做就先看电视,怎么这么管不住自己啊!”小飞做完作业也不收拾,妈妈说:“你看书本弄得这么乱,做事多没条理。”妈妈的话使小飞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下决心改正。小飞认识自己的途径是( )
A.通过自我观察 |
B.通过集体 |
C.通过自我反思 |
D.通过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
15.
玲玲和红红是同桌,可她发现同学们有事都喜欢找红红,却很少找自己。她认识到是自己平时对同学不够热情主动,于是决定改正这个缺点,主动和同学交往。她是通过 来认识自我的。( )
A.自我观察 | B.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
C.集体的评价 | D.父母和老师的态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情境探究题:(1道)
分析说明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