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感动)
(1)结合以上事迹,请你从人生价值的角度分析马旭夫妇和王继才夫妇“感动中国”的原因。
(明理)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什么现实意义?
(践行)
(3)“感动中国”人物向我们传递了正能量,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用自己青春的行动将这些正能量传递出去?
探究背景:2019年2月18日,《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节目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
为此,学校时政兴趣小组以此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的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请你一起参与活动。事迹1:85岁的武汉老人马旭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 000万元,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而来,他们至今生活简朴,二人从不买新衣服,70多年来习惯穿着部队发的老军服。马旭说,“只要活着,就继续为家乡攒钱。”

事迹2:王继才、王仕花夫妇28年如一日,在没有淡水、没有电、面积不足20亩的小岛上,默默坚守,他们忍受着家人离别和荒岛的孤苦,守卫着开山岛上的一石一木、军事设施,并观测相关信息。为了祖国强盛,他们履行好守岛职责,把人生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用信念和执着书写了精彩人生。

(感动)
(1)结合以上事迹,请你从人生价值的角度分析马旭夫妇和王继才夫妇“感动中国”的原因。
(明理)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什么现实意义?
(践行)
(3)“感动中国”人物向我们传递了正能量,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用自己青春的行动将这些正能量传递出去?
2.单选题- (共5题)
2.
哲学家卢梭认为,伟大的人能看出自己超过别人的地方,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就越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说明()
A.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
B.要通过相互评价认识自己 |
C.要学会正确客观认识自我 |
D.要增强自信方能超越他人 |
3.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原来心情舒畅、开朗的人,若同一个整天愁眉苦脸、抑郁难解的人相处一段时间,也会变得情绪沮丧起来。这表明( )
A.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 | B.情绪是无法调控的 |
C.青少年不能与消极的人相处 | D.不良情绪会影响健康 |
4.
2018年4月1日,安徽38岁的张健突发意外死亡,家属决定捐出他的肝脏、心脏、两个肾脏和两个眼角膜,让他的生命得以“延续”。这一事迹启示我们( )
①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人类的生命最具智慧
③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④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①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人类的生命最具智慧
③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④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5.
2019年3月28日,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这提醒我们中学生要( )
A.远离网络,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 |
B.抵制不良诱惑,消除从众与好奇心理 |
C.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 |
D.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