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A.今年的庙会,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
B.他努力工作,兀兀穷年,却还是没有得到老板的赏识。 |
C.能否做成学问,除必要的天赋外,很大程度取决于有无锲而不舍的精神。 |
D.《好人好报》专栏是借助新闻媒体去寻找、宣传、学习好人,让好人好事鲜为人知,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关注好人的命运。 |
A.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做了相关提示。(删掉“不”) |
B.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删掉“能否”) |
C.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事迹”改为“形象”) |
D.2016年的“读书活动月”,我校开展了“硬笔书法大赛”、“手操报”和“温馨家园”评选等。(“开展”改为“举办”) |
2.句子默写- (共1题)
(1)山际见来烟, 。 ,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2)峨眉山月半轮秋,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李白《峨眉山月歌》)
(3)现代社会,人们学习工作繁忙,如若朋友能在百忙之中记着你,不管是发条短信,还是托人捎带一句话,都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份牵挂,唐代诗人岑参曾说“ , ”,这不正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牵挂么?
(4)默写王维的《竹里馆》全诗: , 。 ,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未尝识书具/博闻强识 |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 |
C.卒之为众人/卒获有所闻 |
D.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 |
①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3】对于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极力写方仲永之聪慧,目的是为写“伤”作铺垫,更增添“伤”的程度。 |
B.仲永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也很难取得成就。 |
C.文中“受之人”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之天”指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 |
D.“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的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①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②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③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④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⑤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⑥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⑦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小题1】文中写了美女蛇的故事,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由“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引出美女蛇的故事,运用联想,过渡巧妙自然。 |
B.选文第③段是作者从美女蛇的故事中得出的教训,体现了儿童独特的视角,强调了这一神秘的故事留给“我”的深刻印象。 |
C.选文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心理描写,充满童真童趣,对于“美女蛇”,很“担心”它出现,但却“极想得到”“飞蜈蚣”,体现了孩童的好奇心与占有欲。 |
D.作者补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情节惊险、恐怖,是为了表现和长妈妈关系密切。 |
A.标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体现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和空间变换的记叙顺序,先写百草园的乐趣,再写三味书屋的生活。 |
B.选文第⑥段中三个“也许是”构成排比句,写出了“我”对被送到私塾读书的原因的猜测,表达了“我”告别百草园时的依恋与无奈的感情。 |
C.作者描述“雪地捕鸟”的情节,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目的是更好地体现自己在捕鸟过程中所收获的“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才能成功”这一生活道理。 |
D.选文第⑥段连用两个“Ade”,可见“我”对百草园的留恋,而拟人化的称呼更表现出“我”对百草园中一草一木的感情之深。 |
5.语言表达-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