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刚愎(bì)自用弄巧成拙(zhuó)一哄(hòng)而散 自怨自艾(ài) |
B.人才济(jǐ)济舐(shì)犊情深书声琅(láng)琅心宽体胖(pán) |
C.蓦(mù)然回首果实累(léi)累长吁(xū)短叹矫(jiǎo)枉过正 |
D.风尘仆(pǔ)仆年逾(yú)古稀引吭(háng)高歌怙恶不悛(jùn) |
2.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出行带现金都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了,现在人们都只需要带信用卡出门。 |
B.让气象预测卫星遨游天际的始作俑者,真是人民的伟大功臣啊! |
C.高考过后,众多的莘莘学子踏上了不同的征程。 |
D.君山如屏,西湖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啊! |
3.
下列短语结构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红旗飘舞愚公移山性格和蔼春意盎然 |
B.七根火柴藤野先生打扫教室马上出发 |
C.精通时事发表成绩符合原则改善关系 |
D.翻检一番倒在地上苏醒过来提高很快 |
4.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天在市中心活动,你是坐地铁去?还是坐公共汽车去? |
B.我不清楚初二年级是否有五、六百名学生。 |
C.妈妈试探地问道:“你对这次期中考试很有信心吗”? |
D.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
5.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前几年食盐抢购事件,我们看到了我国国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科普常识都有待提高。 |
B.金秋农机公司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 |
C.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是关系到我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
D.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
2.句子默写- (共1题)
6.
诗文名句默写。
(1)《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
(2)《饮酒(其五)》中富含哲理,写出人生际遇实际只是人的一种感受的句子是 ?________。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4)李商隐的《无题》中表现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成为千古名句的是 , 。
(5)朋友是我们一生中的重要参与者。毕业在即,请写出一句你积累的关于“友情”的诗句: , 。
(1)《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
(2)《饮酒(其五)》中富含哲理,写出人生际遇实际只是人的一种感受的句子是 ?________。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4)李商隐的《无题》中表现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成为千古名句的是 , 。
(5)朋友是我们一生中的重要参与者。毕业在即,请写出一句你积累的关于“友情”的诗句: ,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7.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后面小题 。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
(1)卿言多务,孰若孤( ) (2)蒙乃始就学 ( )
(3)腰白玉之环( ) (4)无从致书以观(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3】下列句子倒装句式不同于其他句子的一项是( )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
(1)卿言多务,孰若孤( ) (2)蒙乃始就学 ( )
(3)腰白玉之环( ) (4)无从致书以观(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3】下列句子倒装句式不同于其他句子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C.弗之怠 |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
胡同文化
①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②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胡同、接生婆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③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④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⑤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⑥再见吧,胡同。
【小题1】本文介绍了关于胡同的哪些内容?
【小题2】第③段中划线句子中的“大都”可以去掉吗?试分析其作用。
胡同文化
①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②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胡同、接生婆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③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④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⑤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⑥再见吧,胡同。
【小题1】本文介绍了关于胡同的哪些内容?
【小题2】第③段中划线句子中的“大都”可以去掉吗?试分析其作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