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大学之道止于至善)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当代我国的一些大学如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均以“止于至善”为校训。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培养“止于至善”的品格?2.情境探究题- (共1题)
2.
(道法学习促成长)
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性、科学的看待生活现象,更好的参与社会生活。以下镜头是初中生小汪的日常:
镜头一网络游戏可以放松心情。他每天走路、吃饭都要看手机,一有机会就要上网。
镜头二课间同学向小汪请教问题,小汪随口开玩笑:“你连这都不会,比猪还笨!"
镜头三从花鸟市场买回来的巴西龟一点都不好养,小汪决定将它在小河边放生。
请你运用所学知积,帮助小汪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并说明理由。3.单选题- (共3题)
3.
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这启示我们
A. 学习要刻苦努力,不能偷懒
B. 学习要有科学的方法.
C. 学习要善于向老师提出问题
D. 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老师的指导
A. 学习要刻苦努力,不能偷懒
B. 学习要有科学的方法.
C. 学习要善于向老师提出问题
D. 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老师的指导
4.
“纵观人类历史,凡有成就者,必有高风亮节。”“没有气节,就没有了脊梁骨。”这种气节,就是要从“行己有耻”做起。“行己有耻”需要我们
①有知耻之心②树立底线意识③培养逆向思维④拒绝不良诱惑
①有知耻之心②树立底线意识③培养逆向思维④拒绝不良诱惑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情境探究题:(1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