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福建莆田二十五中八年级下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667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8/25

1.句子默写(共1题)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    ,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3)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5)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6)《木兰诗》中写出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7)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       ”一句诗文。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2.
阅读《伤仲永》,完成文后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解释加横线的字。
(1)稍稍宾客其父     (2)指物作诗立
(3)不能前时之闻     (4)泯然众人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小题3】回答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的句子)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下面的小题。
海啸
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小题1】从第③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
【小题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其他(共1题)

4.
语言运用
(1)根据拼音正确地填写汉字。
我站在高山之diān(    ),望眼前由一朵朵色彩bānlán(    )的鲜花cuán(    )成的花海,不由得心旷神怡。
(2)请选择两个词语写一段话。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花枝招展   澎湃   崎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