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兴化顾庄学区三校七年级上月考三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664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9/2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南京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秋日的钟山是人们欣赏枫叶的好季节。
B.通过参加毕飞宇作品研读会,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浓了。
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D.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没有影响吗?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宇宙里有些什么。
B.“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C.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
D.一篇文章,我们一般读了三四遍才能把握其主要内容。

2.句子默写(共1题)

3.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远必自迩,
,疑义相与析。
③_ ,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⑤同样是一轮明月,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在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现了农村夏夜的明亮、宁静:“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吴旭阳的《会呼吸的建筑》,完成下题。
①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结构式仿生建筑,其建筑就像动物的骨骼一样,拥有最优的力学性能和结构体系,能够有效地减少材料的用量。表皮式仿生建筑所使用的建筑围护材料就像动物的皮肤一样,拥有防寒、透气、不透水等多重特性,而且随着外界气候条件的变化来改变表皮的透光、保温特性,从而创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功能式仿生建筑的构件能够像生物的毛细血管一样运作,可以调节温度、控制室内空气的流速和流向,而且相对于普通的空调系统,大大降低了材料使用成本。如果一个建筑同时具有上述的两点或三点,则统称为复合式仿生建筑。
②仿生建筑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每一类仿生建筑都别具一格。人处其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它们当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
③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能够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房子的旋转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方位进行的,白天朝东,黄昏朝西。且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子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这样的设计能使位于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最大日照角度对准太阳。建筑物四周的太阳能集热器也能面对直射的阳光,以获取更多的太阳能。此外,“向日葵建筑”旋转的动力全部来自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
④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地吸收和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大面积的户外阳台就是它们吸收和储存能量的“凸起”和“刺”。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的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是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
⑤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它除了是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能量传送带,使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之间传送。“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将热量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的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界面,将风速提高为环境风速的4倍。当风吹过,“马蹄莲建筑”就会迎风招展,呈现着蓬勃的生机。
【小题1】本文的用“会呼吸的建筑”为题有何作用?
【小题2】城市“仙人掌建筑”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小题3】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科技将产生无限可能。你认为未来还将会出现什么样的仿生建筑呢?请写出来并指出其原理或功能。

4.对比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
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小题1】(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沿溯阻()
日,天宇晴霁()
④四无纤翳()
(2)下列句中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D.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小题2】(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小题3】翻译句子。
(1)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小题4】(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