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说明题- (共1题)
1.
(2)面对情境二中忧心忡忡的小华,你准备怎样劝导他学会学习?
情境一 放学路上,小江正在向自己的好朋友小海倾吐心声:“真累啊,上学怎么这么苦啊!数学课听不懂,英语单词背不下来,作业一大堆,抄都抄不完。”“是啊!”小海接着说,“班主任还总是找咱们麻烦:补作业,请家长。哎!在学校里我们没有快乐,只有到网吧才能体会到什么是快乐”……
情境二 小华在小学时,是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可是进入初中后,随着科目增多,小华感到时间不够用,成绩有很大的下降,他父母很着急,小华也是忧心忡忡。
(1)你认为情境一中小江和小海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2)面对情境二中忧心忡忡的小华,你准备怎样劝导他学会学习?
2.单选题- (共3题)
2.
认识自己有很多途径。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①通过写日记、自我反省等方法了解自己
②通过了解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来了解自己
③通过不断地自我检查,努力保持和发挥优势,不断完善自己
④通过在集体活动中自己的表现以及同学的评价来了解自己
①通过写日记、自我反省等方法了解自己
②通过了解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来了解自己
③通过不断地自我检查,努力保持和发挥优势,不断完善自己
④通过在集体活动中自己的表现以及同学的评价来了解自己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3.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重返母校,亲近孩子们。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红外物理学博士,褚君浩院士在校园里回忆了很多中学生活经历,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图书馆。他称自己在西方著作《科学与社会》中,看到有些言辞“对中国人很有些看不起”,于是自中学时代起,他就立下了科学报国的志向。对此,下列理解不恰当的是
A.中学时代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
B.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
C.少年的梦想总是不切合实际的 |
D.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
4.
儿子刚上学不久就问当农民的父亲,人为什么要读书。父亲说,一棵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者当柴烧;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做柱子、做家具。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上干不了别的。父亲的话告诉我们
①学习让我们能够生存和发展
②学习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③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④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①学习让我们能够生存和发展
②学习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③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④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3.多选题- (共2题)
5.
中学时代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支点,因为这个时期
A.中学生初步确立了对生活的信念和追求 |
B.中学生在塑造性格、磨砺意志和品格、提升智慧 |
C.中学生可以离开父母的监护和唠叨,过独立自主的生活 |
D.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1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