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临海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653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9/30

1.句子默写(共1题)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4)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5)“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6)日中不至, ;对子骂父,     。(《世说新语》)
(7)惊悉好友王昌龄被贬湖南龙标,李白用诗句“ ”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和思念。
(8)《钱塘湖春行》中,用鸟的活动来表现初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          
(9)《<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的句子是: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2.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1)十余岁(________)
(2)非木杮(________)
(3)岂能为暴涨携之(________)
(4)转转不(________)
【小题2】下列四图,最符合老河兵对河中石兽应“求之于上流”的原因分析是(  )
A.AB.BC.CD.D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小题4】为什么“能究物理”的讲学家得出的结论是错误,而老河兵得出的结论却是正确的?

3.其他(共2题)

3.
读下面这些句子,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选择正确的读音。
(1)当你走到做dǎo( )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泰戈尔《金色花》)
(2)溪水因枯hé( )见石更清冽了。(何其芳《秋天》)
(3)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shù( )了那烦人的聒聒。(小思《蝉》)
(4)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   (A.yūnB.yùn)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朱自清《春》)
4.
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写出成语或选择正确的成语
初中学习生涯已经拉开序幕,当我读完席慕容的《贝壳》后,我明白可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1)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当我读完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后,我知道了面对生活中虚伪的谎言时,我们不能(2)    (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而应该勇敢诚实地戳破谎言;当我读完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后,我明白面对学习的一座座险峰时,不要(3)    (A.灰心丧气B.无精打采),而要将大困难化解为小困难,一步一步去克服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其他:(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