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周树人与周作人本是亲兄弟,最后却分道扬镳,原因是他们的价值观不同。 |
B.自播出以来,有关良心剧《琅琊榜》的话题持续升温,随着《伪装者》的落幕,它的收视率一路走高,观众也与日俱增。 |
C.邓稼先作为一个国外崭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
D.尽管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我国经济发展仍然登峰造极,令世人瞩目。 |
2.
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二十国集团峰会,旨在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不再重演,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
B.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话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直指美国插手东南亚问题的本质。 |
C.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
D.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
3.
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 ;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 。我们离不开大自然。 。
①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王维找到了精神归宿。
②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
③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里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④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里,李乐薇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⑤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精神依托,也是我们的生存环境。
⑥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
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 ;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 。我们离不开大自然。 。
①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王维找到了精神归宿。
②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
③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里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④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里,李乐薇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⑤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精神依托,也是我们的生存环境。
⑥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①④⑥ | D.②③⑥ |
2.诗歌鉴赏- (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从军行
[唐]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乙)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小题1】甲诗的前两句最能显示环境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
【小题2】两首诗都写了“雪”,请说说它们的同工之妙。
(甲)从军行
[唐]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乙)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小题1】甲诗的前两句最能显示环境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
【小题2】两首诗都写了“雪”,请说说它们的同工之妙。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级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月亭记》)
【小题1】(小题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夫 宣 上 恩 德 以 与 民 共 乐 刺 史 之 事 也。
【小题2】(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屋舍俨然______
②便要还家______
③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______
④掇幽芳而荫乔木______
【小题3】(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小题4】(小题4)(乙)段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级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月亭记》)
【小题1】(小题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夫 宣 上 恩 德 以 与 民 共 乐 刺 史 之 事 也。
【小题2】(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屋舍俨然______
②便要还家______
③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______
④掇幽芳而荫乔木______
【小题3】(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小题4】(小题4)(乙)段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6.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最美的姿态
张 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的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小题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文章①~③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小题3】文章④⑤段论证了读书的好处,请你再为“读书有益”补充一个道理论据。
【小题4】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最美的姿态
张 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的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小题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文章①~③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小题3】文章④⑤段论证了读书的好处,请你再为“读书有益”补充一个道理论据。
【小题4】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
林清玄
①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
②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一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篮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
③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
④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宝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了。
⑤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
⑥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⑦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
⑧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
⑨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
⑩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身心。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这么好的行业呢?
⑪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后天的培养,而是天生的直觉。
⑫这种直觉来自良善的品格与温柔的性情,也来自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一个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与花无缘的。
⑬爱花的人如果能自花中提炼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来使心灵庄严,就能使我们有最深刻的觉醒,激发我们追求真实和永恒的智慧。当我们面对人间的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就会使我们有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
⑭让我们看待自己如一枝花吧!香给这世界看!
(文章有删改)
【小题1】选文采用了______的表现手法,以花为线索,按拾花、______、爱花、______的顺序构思全文,层层深入,结构严谨。
【小题2】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及其作用。
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小题3】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
【小题4】简要分析第⑪段在文中的作用。
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
林清玄
①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
②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一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篮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
③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
④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宝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了。
⑤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
⑥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⑦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
⑧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
⑨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
⑩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身心。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这么好的行业呢?
⑪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后天的培养,而是天生的直觉。
⑫这种直觉来自良善的品格与温柔的性情,也来自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一个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与花无缘的。
⑬爱花的人如果能自花中提炼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来使心灵庄严,就能使我们有最深刻的觉醒,激发我们追求真实和永恒的智慧。当我们面对人间的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就会使我们有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
⑭让我们看待自己如一枝花吧!香给这世界看!
(文章有删改)
【小题1】选文采用了______的表现手法,以花为线索,按拾花、______、爱花、______的顺序构思全文,层层深入,结构严谨。
【小题2】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及其作用。
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小题3】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
【小题4】简要分析第⑪段在文中的作用。
5.名著阅读- (共1题)
8.
(题文)名著阅读。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指代的人物。
①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 。
②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 。
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 。
(2)下面两段文字均出自《朝花夕拾》,请你回答问题。
(甲)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乙)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①写出(甲)(乙)两段文字中“书”的名字: 、 。
②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指代的人物。
①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 。
②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 。
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 。
(2)下面两段文字均出自《朝花夕拾》,请你回答问题。
(甲)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乙)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①写出(甲)(乙)两段文字中“书”的名字: 、 。
②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6.综合性学习- (共2题)
9.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黄海之滨,瑰丽阜宁;射河之畔,魅力庙湾。庙湾古城,是阜宁人自己的仙山琼阁。素有“阜宁之根”的雅称。这里,晨钟暮鼓、鸟飞虫鸣,花团锦簇、绿树chòu密,令人心往神弛,浮想联翩。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古式建筑熔为一体,带你穿透历史的厚重,领略世世代代繁yǎn不息的真谛。
(1)注音或写字。
浮想联翩 chòu密 繁yǎn
(2)文段中画线句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
错别字 订正 错别字 订正
(3)解释文中“仙山琼阁”的意思。
黄海之滨,瑰丽阜宁;射河之畔,魅力庙湾。庙湾古城,是阜宁人自己的仙山琼阁。素有“阜宁之根”的雅称。这里,晨钟暮鼓、鸟飞虫鸣,花团锦簇、绿树chòu密,令人心往神弛,浮想联翩。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古式建筑熔为一体,带你穿透历史的厚重,领略世世代代繁yǎn不息的真谛。
(1)注音或写字。
浮想联翩 chòu密 繁yǎn
(2)文段中画线句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
错别字 订正 错别字 订正
(3)解释文中“仙山琼阁”的意思。
10.
(题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花海异调)10月,七彩农业园内的百合花正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游客纷纷拍照发微信。不过,家住阜宁的小陈发的一则微信引起了深圳小孙的质疑:
小陈:阜宁农业园内的户外百合花美艳不可方物,真让人流连忘返。
小孙:有没有搞错,朋友?今天都10月5号了耶,百合花才盛开啊!我们5月底就在世界民俗文化村看到户外百合了。
请用物候学的知识向小孙解释一下这种现象。
(文化探究)今年的10月8日是“寒露”,10月23日是“霜降”。请仿照示例,从“寒露”“霜降”中任选一个加以描述。
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时节,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生活实践)阳台上,爸爸看见天边的晚霞,对妈妈说:“快要下雨了,我们就不到公园散步了。”请你依据所学的气象物候知识,判断爸爸的说法是否正确,并结合一句谚语向爸爸解释。
(花海异调)10月,七彩农业园内的百合花正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游客纷纷拍照发微信。不过,家住阜宁的小陈发的一则微信引起了深圳小孙的质疑:
小陈:阜宁农业园内的户外百合花美艳不可方物,真让人流连忘返。
小孙:有没有搞错,朋友?今天都10月5号了耶,百合花才盛开啊!我们5月底就在世界民俗文化村看到户外百合了。
请用物候学的知识向小孙解释一下这种现象。
(文化探究)今年的10月8日是“寒露”,10月23日是“霜降”。请仿照示例,从“寒露”“霜降”中任选一个加以描述。
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时节,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生活实践)阳台上,爸爸看见天边的晚霞,对妈妈说:“快要下雨了,我们就不到公园散步了。”请你依据所学的气象物候知识,判断爸爸的说法是否正确,并结合一句谚语向爸爸解释。
7.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