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德州市政府如何落实此次动员大会的要求?
(3)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每一个人参与其中。作为德州市的一名中学生,更应该为创建文明城市尽一份力。为此,请你为创建文明城市写两条倡议,要求:每条限定20字以内,体现青年学生助力创建文明城市这一主题。
德州创建文明城市正式进入攻坚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民的文明素质决定着城市的精神风貌,事关创建文明城市的成败。德州市积极开展“我文明德州文明”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群众形成文明自觉,杜绝为了个人一时方便而出现的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更要避免为了争一时之快而闯红灯、图一私之利而乱停车等违法违规现象。针对少数机关干部在执行过程中走样,落实创城措施不积极的现象,更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督促政府部门切实履职。只有发挥人民群众在我们创建文明城市中的决定性力量,我们的城市才能更加美丽、繁荣、宜居、文明。
材料二 德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要求政府以及各部门认真务实地搞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各类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维护、管理,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整治交通秩序,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大力推进文明交通行动,整治社会文化和校园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整治社会治安环境;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大会还强调,开展创城工作,政府及各部门要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惩处失职、渎职现象,要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真正成为一项顺民意、惠民生的民心工程。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一谈德州市民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应如何作为?(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德州市政府如何落实此次动员大会的要求?
(3)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每一个人参与其中。作为德州市的一名中学生,更应该为创建文明城市尽一份力。为此,请你为创建文明城市写两条倡议,要求:每条限定20字以内,体现青年学生助力创建文明城市这一主题。
2.单选题- (共9题)
2.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应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平台传播虚假信息、制造社会混乱的违法现象也时有发生,对此,公安机关也提醒广大市民,对利用微信等媒体散布谣言制造恐慌者,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下列对公安机关的这一提醒评价合理的是
①有助于打击网络谣言传播、保障网民正当权益
②不利于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行使和意愿充分表达
③限制了人们的网络空间自由,不利于民主政治建设
④政治自由并非无拘无束,网络空间更不是法外之地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①有助于打击网络谣言传播、保障网民正当权益
②不利于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行使和意愿充分表达
③限制了人们的网络空间自由,不利于民主政治建设
④政治自由并非无拘无束,网络空间更不是法外之地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
截至2017 年底,城镇人口比重已达到58.52%,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实现“同票同权”的条件进一步增强。关于民主选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各级人大代表都是民主选举产生的
②各级政府领导人员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③乡镇基层政权组织领导人员是直接选举产生的
④县及县以上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①各级人大代表都是民主选举产生的
②各级政府领导人员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③乡镇基层政权组织领导人员是直接选举产生的
④县及县以上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4.
为响应德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某社区居民自发组织成立了社区环境卫生协会,该协会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利用业余时间打扫社区卫生,完善社区绿化等工作。该社区居民的这一做法:
①增加了社区居民的民主权利和义务
②创新了基层政权的民主管理方式
③充分发挥了社区居民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
④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①增加了社区居民的民主权利和义务
②创新了基层政权的民主管理方式
③充分发挥了社区居民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
④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5.
2017年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剧中某区政府信访接待中心的接待窗口由于设计过低,导致上访群众半蹲半跪,苦不堪言.最终这一问题在“达康书记”的督促下得到了整改,一时间,“信访窗口”成为“网红”.对于“信访窗口”.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是人民群众通过信访制度实现民主监督的“窗口”
②是人民群众通过社情民意制度参与决策的有效途径
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④有利于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基本的民主权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①是人民群众通过信访制度实现民主监督的“窗口”
②是人民群众通过社情民意制度参与决策的有效途径
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④有利于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基本的民主权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据此回答题。
【小题1】【小题2】2017年6月13日,国务院总理***在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会议上指出,政府既要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又要做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这要求各级政府
【小题3】【小题4】有专家指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各级政府就必须对公共服务“做加法”,对提高公共服务的环节和各个环节所产生的费用“做减法”。政府这一“加减法”的意义在于
①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②有利于建设高效便民利民的政府
③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④有利于加强对政府的监督,防止正确缺位和越位
【小题1】【小题2】2017年6月13日,国务院总理***在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会议上指出,政府既要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又要做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这要求各级政府
A.通过缩减政府职能实现简政放权 |
B.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
C.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宗旨 |
D.对社会各方面的管理要做到面面俱到 |
①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②有利于建设高效便民利民的政府
③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④有利于加强对政府的监督,防止正确缺位和越位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7.
下列措施中,符合下面漫画《助你一臂之力》所体现的主题的是


A.政协委员提交有关养老制度改革的提案 |
B.某市政府加快健全该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C.某社区居委会筹备并组建老年人生活服务中心 |
D.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有关养老、医疗改革法律草案 |
8.
国务院总理***的这份成绩单
①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权威和执政能力
③体现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是通过各级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实现的
①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权威和执政能力
③体现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是通过各级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实现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9.
(题文)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而要提高政府权威,需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做到
①发挥领导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
②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③坚持以人文本,执政为民
④完善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
①发挥领导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
②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③坚持以人文本,执政为民
④完善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0.
2016年10月27日,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一府一委两院”也正式成为我国的政治文明的内容。据此回答题。
【小题1】根据中共中亚航关于国家检查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在实行试点的省市,由人大产生的监察委员会,其性质是一个新的国家监督机关,将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将“一府两院”以及其他国家公共部门全部纳入监察范围。这一部门的设置旨在
①实现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
②从根本上消除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的腐败现象
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监督体系,提高监督效率
④向人民群众提供直接行使监督权的新平台
【小题2】“一府一委两院”作为我国重要的政治改革措施,其目的之一是对国家公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惩治腐败。为实现这一目的,就要
①发挥行政监督体系对政府权力的制衡作用
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③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④通过简政放权减少政府机构设置和干部的特权
【小题1】根据中共中亚航关于国家检查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在实行试点的省市,由人大产生的监察委员会,其性质是一个新的国家监督机关,将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将“一府两院”以及其他国家公共部门全部纳入监察范围。这一部门的设置旨在
①实现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
②从根本上消除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的腐败现象
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监督体系,提高监督效率
④向人民群众提供直接行使监督权的新平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发挥行政监督体系对政府权力的制衡作用
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③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④通过简政放权减少政府机构设置和干部的特权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