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6434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0

1.判断题(共7题)

1.
学习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进入初中校园我找不到学习的乐趣。
2.
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3.
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地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
4.
师德高尚的老师应少批评或不批评学生,这样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5.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山水相间,山水相映,奏响着幸福的歌曲。
6.
当父母双方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子女应该起到黏合剂和灭火剂的作用。
7.
友谊就是一种亲密的关系,获得友谊应坚持正确的原则。

2.分析说明题(共2题)

8.

   你我他都是社会中的一员,学习是我们中学生的重要任务,学习目的和方向十分重要。

有的同学说:“我们是为老师而学的,我们学习成绩好,老师能多拿奖金”。

有的同学说:“为父母而学,我们学有所成能给父母脸上增光添彩,光宗耀祖”。

有的同学说:“为自己而学,为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服务社会。”

有的同学说:“为***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听了同学们的说法,汪涵同学陷入深深思考……

根据梦想及学习有关的知识,针对材料中的说法,简要谈一谈你“为何而学,为谁而学”的看法。
9.

   诗歌《欣赏你自己的美丽》

学习本是件愉快的事情,像在大自然中的旅行/高高兴兴的走着,欣赏一路的风景/别羡慕牡丹的华贵,别羡慕人们对玫瑰的吹捧/孩子!你就是普普通通的,那漫山遍野的蒲公英/你也是父母眼里,最美丽的风景!

寻找你自己的价值,欣赏你自己的美丽,绽放属于你的笑容/成绩,我们尊重,但不能让它压得气喘吁吁、胆战心惊/最珍贵的不是成绩单,迷人的夸赞下脆弱的虚荣。

最珍贵的是,健康的心理,美丽的生命/是勤奋的精神,是纯洁的心灵/从功利的视角里移开/教育的彩虹,在爱的阳光里,升腾!

同学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长处或闪光点,关键在于会不会欣赏,能不能发现。当然,欣赏自己,并不是看自己是一朵鲜花,看别人是豆腐渣,也不是自命不凡孤芳自赏,更不是固步自封、刚愎自用。欣赏自己,贵在自省,人贵有知自明。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下列问题:
(1)要学会欣赏自己,必须学会接纳自己。想一想我们应如何接纳自己?
(2)要学会欣赏自己,必须有正确的态度。谈一谈我们应如何正确欣赏自己?
(3)要学会欣赏自己,需要做更好的自己。说一说我们如何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3.综合探究题(共1题)

10.

   百善孝为先,孝分为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孝敬父母之身,第二种境界是孝敬父母之心,第三种境界是孝敬父母之愿,第四种境界是孝敬父母之慧。四种境界层次由低到高,小孝、中孝、大孝、至孝。第一种境界是最基本的,第四种境界是最高级的,因父母和子女有认识上的偏差,我们俗称“代沟”,父母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弱,这最需要子女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养护。

根据材料,结合实例,简要谈一谈对上述四种境界的解读

4.单选题(共6题)

11.
家长的指责、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经常会让我们感觉自己不够好,甚至产生自卑感。其实,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自己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
①对别人的任何批评完全接受
②努力激发自己的潜能
③拿自己的不足与他人的长处比较  
④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②③
1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启示我们(   )
A.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B.兴趣是做好所有事情的决定因素
C.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D.多学感兴趣的学科,少学枯燥的学科
13.
莎士比亚说:“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这句话启示我们
A.学会对所有人以诚相待
B.学会对朋友忠诚和信任
C.学会对朋友承受和负责
D.少交朋友,为人民服务
14.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路途有多遥远、春运的列车有多拥挤,只要一到春节这个时间节点上,回家的脚步就变得急促起来。“回家过年” 折射出
①对亲情乡情的重视
②对物质财富的追求
③对亲人团圆的情感需求    
④对五谷丰登的祈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15.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当我疲惫的时候,我会想到它。”这说明
①家是情感的栖息地
②家是物质生活的后盾
③家是娱乐的场所
④家是我生命的居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6.
《孔子家语卷二 ·致思第八》:“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告诫我们
A.抚养子女成长成才是父母应尽责任和义务
B.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
C.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应该周到伺候我成人
D.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5.选择题(共4题)

17.下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18.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9.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0.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7道)

    分析说明题:(2道)

    综合探究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