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6417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4

1.分析说明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班设有图书角,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书带来与大家分享。我们读书、交流、提 高、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其乐无穷。

材料二:我独自长跑时,尽管想坚持跑完,可常常因意志不够坚定半途而废。后来班级进行 集体长跑训练,要求“一个也不能少”。看到同学们都在坚持,我也坚持跑完了全程。

(1)美好集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2)美好集体对我们成长有什么意义?
(3)为创建美好集体,你准备做些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春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但成长的烦恼总是悄悄地来。下面是一些网友“晒”在网上的心事。

大浪淘沙:最近我觉得自己的身体正在发生变化,如饭量增加,嗓音也有些变化了,脸上也 慢慢长出胡子来了。这些让我很不习惯,我讨厌这样的我!

(1)请你告诉“大浪淘沙”,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寻路人:今天数学练习我做得不好,心情很糟糕。放学回家后妈妈还要我说明原因,我一生气就与她吵了起来,现在想想真不应该。

(2)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寻路人”的内心烦恼?

在水一方:最近妈妈总是问我“同桌是男生还是女生?”“好朋友中有没有男生”之类的问 题,真是烦死了!难道进入初中后男女同学就不能正常交往了吗?

(3)说说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必要性。

2.简答题(共1题)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真的很不错!我真的很不错!”中考前,某市教育部门想出新点子:通过电台、电视台为考生放出励志歌曲。此举受到考生、家长的普遍欢迎。

(1)列举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2)这种做法为什么会受到考生、家长的普遍欢迎?
(3)在考试紧张时,你是怎样调节自己情绪的?请介绍两条经验

3.情境探究题(共1题)

4.
下面是中学生明明生活中的三个镜头,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情境一:明明平时很不喜欢爸爸妈妈干涉他的事情。可是当他遇到麻烦时,还是渴望爸爸妈 妈的出现。

(1)明明的行为表现是青春期的________心理。
(2)解决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班级准备利用周末时间开展“美丽校园”创造活动,明明不想参加,借口家里有事 请假。

(1)明明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三:明明在班里有几个“铁哥们儿”,他们经常在一起上网,打游戏。老师进行调查时, 他们互相隐瞒真相。老师严厉批评了他们。

(1)他们的做法(   )(判断正误)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9题)

5.
“情绪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这句话说明了( )
①控制情绪就可以让青春没烦恼 ②正面情绪感受能激发青春活力
③情绪是具有相通性和感染力的 ④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6.
我们获得美好情感的途径和方法有( )
①阅读 ②打游戏 ③与人交往 ④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
A.坚持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B.见贤思齐,积极向榜样学习
C.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D.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8.
在某校组织的辩论赛上,七年级(1)班有两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参加,女生语言清晰,口齿伶俐,妙语连珠,男生思维敏捷,语言幽默,他们配合默契,优势互补,最终摘得了
辩论赛的冠军。这说明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 )
①不利于个性发展
②能使各自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
③能够发挥自身的性别优势
④有利于营造出和谐、合作的集体氛围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9.
梁启超说:“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一个人无法单独生存,一个个“我”构成了若干个“我们”。下列对“我们”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有组织的整体,在其中能得到别人的夸赞
B.有组织的整体,能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C.少数人临时组成的整体,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
D.“我们”是学习和生活中关系最密切的人所形成的群体
10.
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倡导全新的竞争理念,下列竞争观念有利于激发集体活力的是( )
①竞争以打败对手为目的
②竞争要以承认、尊重对方为前提
③在美好的集体中分工协作,优势互补 ④竞争需要成员之间交流互鉴,共同提高
A.②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
11.
近年来,“感动中国人物”已成为人们广泛学习的楷模。为了更好传递这些人物身上的正能量,我们必须( )
①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从身边小事做起,为自己着想
④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12.
有人说:“足球既是一项运动,又是一门艺术。在球场踢球的 11 人,组成了一个竞争的小群体,这个小群体只有劲往一处使,才有可能赢得比赛的胜利。”这说明( )
①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旋律时,小群体成员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
②在这个小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③小群体的事务要求每个成员去分担
④小群体就是小团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13.
微信微博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谣言也在微信中滋生蔓延,对漫画《微信微博》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行使权利
②公民可以在网上发表任何言论
③法律可以杜绝网络谣言行为
④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A.②④B.②③
C.①④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2道)

    简答题:(1道)

    情境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