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安徽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八年级上月考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640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16

1.句子默写(共1题)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②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③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④予独爱莲之处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⑤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理解性默写
①《爱莲说》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2.诗歌鉴赏(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清晨我漫步在山坡谷地,

晨光宣泄着永恒的秘密,

山涧里流倘出一条小溪,

她在歌、在唤、在吐露心曲:

生活并非安逸,

它是思念和希冀。

死亡并非哀歌,

它是失望与憔悴。

智者不在言词,

其秘密在言词背后藏nì。

伟人不在高位,

不屑权位者才配享荣誉。

(节选自纪伯伦《小溪,你说什么》)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 藏nì(______) 不(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宣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请根据诗歌语境,选择恰当的一项(______)
A.使积水流出去B.舒散C.泄露
(4)诗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3.
《芦花荡》节选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小题1】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小题2】“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小题3】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小题4】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小题5】“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划横线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