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6397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9

1.分析说明题(共4题)

1.
请将下面的图片先归类,然后任选其一谈谈你的看法。
2.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9颁奖词

钟扬——绽放在高山砾石的藏波罗花:超越6海拔6000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16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杜富国——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 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吕保民——退伍老兵赤手空拳勇斗歹徒,身中5刀不退缩:身在市井,未曾放下心中豪情。曾经军旅,岂容凶残闹事横行。于人群中挺立,喝断暴徒的路,聚拢起民间的正气。侠隐于市,见义而勇,勇不在于强悍,而在于无所畏惧。

马旭——军中的“居里夫人”: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刘传健——完成“史诗级”备降的英雄机长………

看到上面的颁奖词,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向他们学习?
3.
分析说明题

近年来,“熊孩子”逼停列车的事并不少见。此前,襄阳4名小学生将石渣放在铁轨上,逼停行驶中的两列动车;宿迁市洋河火车站有3名少年在铁道中央玩耍,导致K8599次列车紧急制动,停车7分钟;5名熊孩子跑到京广铁路线湖南临湘段的铁轨上与火车玩“躲猫猫”,将一列货车逼停了7分钟……屡禁不止的“熊孩子”逼停列车事件,让人捏一把汗,也让人看到铁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结合材料,请对“熊孩子”的行为发表你的看法。
4.

   小白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不强,而且在班里也没什么朋友。为此家长利用暑假给她报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夏令营。初入营的小白特别不习惯,幸好有随队心理老师的帮助,和同宿舍的其他营员的关心,让小白在集体生活中有了更多的力量和信心,也学会了关心和帮助他人,人也变的开朗起来,最大的收获是小白在这个团体中和其他成员建立了很好的友谊,父母看着小白的变化,都很惊叹集体生活的力量真大。

⑴小白所在的这个集体有哪些优点?
⑵小白的父母惊叹“集体生活的力量真大”,请你说说集体生活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2.综合探究题(共1题)

5.
实践探究题

年幼的孩子憧憬青春,青春对他们来说是个充满梦幻的童话;成熟的青年纪念青春,青春就像一幅油墨未干的画;年迈的老人怀念青春,青春已是他们珍藏的泛黄的老照片。青春,多么美好的字眼,任何人都想拥有它,正处于青春这段美好时光的我们,怎么有理由不去珍惜它?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小海同学的步伐,回忆一下七年级的美好时光,并帮他解决一些问题吧!

(1)学校推行“家校共建”,班主任建立了班级微信群,为便于管理,班主任制定“群规”。
①班主任说:“我们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家庭,来到这个班级,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为此制定班规,班级微信群也是我们的一个集体。”想想也是,因为班级微信群
②小海的父母工作很忙,经常去外地出差,为了便于联系,更为了能及时知晓班主任老师在班微信群里发布的通知,父母给他买了手机,他想将手机随身携带,可学校规定:手机不允许带进学校,他该怎么办?作为好朋友,请你帮他解答。
(2)到了周末,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大同博物馆参观,你觉得在参观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参观过程中,小海随手拍了几张照片
     
①看到博物馆里的实物,让小海心绪久久不能平静,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感受到了厚重的历史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些都是他的    体验。(填写情绪或情感)
在去博物馆之前,他在网上搜索了《博物馆条例》相关规定:

第三十三条

国家鼓励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博物馆未实行免费开放的,应当对未成年人、成年学生、教师、老年人、残疾人和军人等实行免费或者其他优惠。博物馆实行优惠的项目和标准应当向公众公告。

 

第三十七条

公众应当爱护博物馆展品、设施及环境,不得损坏博物馆的展品、设施。

根据以上相关规定,我们可以得知
②“博物馆未实行免费开放的,应当对未成年人实行免费或者其他优惠。”这一优惠政策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保护。
③请结合第三十七条规定:“公众应当爱护博物馆展品、设施及环境、不得损坏博物馆的展品、设施。”谈谈你的理解与认识。
(4)为使我们在七年级养成好习惯,在八年级继续秉承发扬,请对即将告别的七年级生活做一回顾,对即将到来的八年级生活寄予希望。请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分别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3.单选题(共9题)

6.
青春期的我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新的变化。下列归类正确的一组( )
A.①②③    ④⑤⑥B.①②④ ③⑤⑥
C.①④⑤    ②③⑥D.①⑤⑥ ②③④
7.
下列情景中与调节情绪的方法相对应的是(  )
①进入考场后,若感觉紧张,可用呼吸法——放松训练法
②遇到烦心事,通过听音乐、散步、大哭一场进行自我调节——转移注意法
③心情郁闷,打了一场篮球,出了一身汗,感觉轻松多了——合理宣泄法
④我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改变认知评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
下列古语中与图片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是(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⑤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
9.
有这样一位美国人,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地,他必须工作来供养家人;1832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再度失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在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他,就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这段话告诉我(  )
①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②只有体验负面情感,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饱满丰盈
③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将其变为成长的助力,有助于我们不断成长
④有了羞耻感,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成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
“发表自己的不正确的意见,要比叙述别人的一个真理更有意义。在第一种情况下,你オ是一个人,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不过是只鹦鹉。”下列做法没有体现批判性思维的有几处:
①小王总是否定他人观点,认为自己的观点才对  
②小李觉得老师的说法欠妥却没有向老师提出
③小红为提高成绩,总是盲目模仿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  
④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⑤小利通过查阅资料证实了一本书上的错误说法
A.2处B.3处C.4处D.5处
11.
下列属于在集体共建中尽责的是( )
A.在进行班干部选举时,小红没有认真思考就投了票
B.小刚发现班里的讲桌坏了,立即主动修理,随后课间休息时,在教室跳街舞、听音乐
C.为了不得罪老师,小兰勉强担任数学课代表
D.小芳出教室的时候发现班里的窗户没关好,立即将其关上
12.
个人只有投入到集体之中, 才会有无穷的力量,同样一个良好的集体需要集体中的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在集体中我们要( )
①主动与同学交流,给每位同学起绰号   
②和同学不必讲原则,大家融洽相处
③积极参加集体的各项活动     
④做好集体分配给自己的任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属于青春有格中“止于至善”要求
B.男女生的性别差异是与生俱来的,也是不可改变的,并且男女生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C.慎独就是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D.青春期,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正常的现象
14.
自强的重要内容就是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下列不能体现自强的有( )
A.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问题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用五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B.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他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老师因为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竟然当着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后来他自学成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成为美国发明家、企业家。
C.海伦.凯勒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然而却奇迹走完了一生,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D.有一次,周总理去会见某外国元首,那个***不慌不忙的也掏出一块手帕,擦了擦手,然后把洁白的手帕扔进了垃圾箱

4.填空题(共1题)

15.
根据要求填空。
(1)“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    的精神和勇气。
(2)    要求学生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
(3)集体的    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
(4)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坚持   确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5)1954年,我国通过了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年,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
(6)法律的权威来自于人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4道)

    综合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