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6396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0

1.分析说明题(共4题)

1.

   近日,乌鸦喝水从小学课本火到了网络。有人撰文并配图质疑这篇寓言故事不科学。不少网友也都跟帖认为“小学课本原来都是骗人的”“乌鸦根本喝不到水”。某小学学生为了了解“真相”,便和同学们找来石块瓶子和水,进行实验。结果证明乌鸦喝水不是骗人。后来果壳网公众号的科普文章,详细阐明了影响乌鸦喝水的诸多因素及各种结果,并附上现实版乌鸦喝水的视频从生物学上佐证“乌鸦可以喝上水”。


在这起事件中,小学生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2.

   公交车上,一老者因为年轻人没有主动给他让座,便拽住年轻人衣领并挥拳殴打,致使年轻人鼻子出血,有乘客劝住后报警。对此有人说“年轻人没礼貌,有错在先。”也有人说“这老者太过分了,人家不让座,也不该打人。”

请你从道德和法律角度,对年轻人和老者的行为进行评析。
3.
生活处处皆学问。以下是小慧在县文化馆参观时拍摄的两幅图片,根据内容,你知道其中包含的学科知识吗?
4.
情景题:
(1)小健妈妈发现小健近段时间发生很大变化,原来邋里邋遢的他。现在头发梳得齐齐整整,衣服是穿得干干净净,每天早上洗脸刷牙也认真许多。她到学校一打听,原来是老师刚调整了座位,他现在与一位女同学同桌。小健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请你予以解释。
(2)期中考试后,学校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小林这次也进了前十名,老师在班里表扬小林这次进步很大,号召大家向小林学习。小林想到考试时,自己偷看了前面同学试卷答案的情景,感到心里发虚,脸发烧,头爬在桌子上不敢起来。你知道小林这是一种什么情感吗?你对这种情感有什么认识?

2.综合探究题(共1题)

5.

   学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小组和学生实行“捆绑式”评价。每个学生的量化分数不仅影响到自己个人,而且关系到整个小组的荣誉。以下是“拼搏”组同学的活动经历,请你参与完成。

(1)小组要制定规则,请你说说如何才能达成共识?
(2)你对你们小组的发展有什么愿景呢?
(3)小组成员小强对学校“男生头发必须是小平头”的规定不满意,坚持个性,留长头发。结果导致小组被扣分。如果你是组长你会怎么办?
(4)在学校艺术节活动中,“拼搏”组代表班级表演的节目,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老师不仅表扬了他们,而且还颁发了荣誉证。作为小组成员,你有什么体会?
(5)课间操时间,小强听说有外班同学欺负小组女生,就要带着几个男生去教训。你会同意他们这么做吗?
(6)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对这种“捆绑式”评价有什么看法?

3.单选题(共7题)

6.
名言古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对以下名言的解读有误的是:
A.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卢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从内心认可法律
B.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善于调控不良情绪,用合理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
C.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独立。——梁启超的话告诉我们集体对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D.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法国学家帕斯卡尔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珍爱生命
7.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这是作家王蒙在《青春万岁》里的一首诗。你对“青春”如何认识呢?
①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是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
②青春期的矛盾和烦恼是正常的,顺其自然就好,不必要自我调节
③在青春的字典里,独立、自由、理想、信念等,令我们对未来更加憧憬
④自信的热情、自强的态度,给青春以飞翔的力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是描写与朋友离别的诗句,但表达的情绪却是迥然不同,这说明:
A.情绪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由一定的事件引发的,
B.相同的事件引发相同的情绪,不同的事件引发不同的情绪
C.每个人的经历、胸怀和境界不同,对同一事件也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D.事件本身不能决定情绪,合理解释事件是解读情绪的关键
9.
据青年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网络、微信上的谣言文章,60%多的网民认为“科学研究”“权威媒体”“著名教授”是谣言最常用的旗号。这一调查结果启示我们要:
A.培养创新精神B.有批判和质疑精神C.树立权威意识D.不信任一切
10.
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同学们在讨论集体的力量时,引用了以下谚语,老师说有一项不恰当,你知道吗?
A.“人多力量大”
B.“众人拾柴火焰高”
C.“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
D.“人心齐泰山移”
11.
小亮要制作一期弘扬正能量,传递美好情感的手抄报。以下几幅图片,你认为不适合采用的是:
A.B.
C.D.
12.
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难免会发生冲突。以下是同学们关于二者关系的讨论,你认为观点不正确的是:
小敏: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小萍:坚持集体主义,也要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反对借维护集体利益,剥夺一切个人利益
小强:我们生活在集体中,个人利益就是集体利益,集体利益也是每个人的利益,所以维护个人利益也是维护集体利益
小慧:维护集体利益,既要保护好个人的正当利益,也要反对那种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A.小敏   小萍B.小萍   小强
C.小敏   小萍D.小强 小慧

4.填空题(共1题)

13.
按照要求填写以下内容。
(1)“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袁枚的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_____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这里的底线是指______和_____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_______。
(4)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你写出两部保护我们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_____、_______。
(5)法律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4道)

    综合探究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