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子默写- (共1题)
1.
默写古诗文。
(1)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3)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4)月黑雁飞高, 。 (卢纶《塞下曲》)
(5)竹外桃花三两枝,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
(7)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 _,金石为开。 (刘向《新序·杂事四》)
(9)沾衣欲湿杏花雨, 。 (释志南《绝句》)
(10)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写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与欧阳修在《蝶恋花》中所写的“ , ”表现出的境界完全不同。
(1)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3)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4)月黑雁飞高, 。 (卢纶《塞下曲》)
(5)竹外桃花三两枝,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
(7)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 _,金石为开。 (刘向《新序·杂事四》)
(9)沾衣欲湿杏花雨, 。 (释志南《绝句》)
(10)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写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与欧阳修在《蝶恋花》中所写的“ , ”表现出的境界完全不同。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植物不失眠
①植物也要睡觉。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
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选自网络,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某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
【小题3】第⑤段中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小题4】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
植物不失眠
①植物也要睡觉。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
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选自网络,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某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
【小题3】第⑤段中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小题4】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
3.语言表达- (共1题)
3.
请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3分)
聆听自然,万物皆有情。小雨淅沥,泉水叮咚,诉说着心中的喜悦;夜莺歌唱,喜鹊报春,讲述着人间的欢乐; , , 。让我们心存感恩,为它们赞美,为它们歌唱:赞美这成长路上风霜雨雪的奇观,歌唱这前行途中鸟语花香的陪伴。
聆听自然,万物皆有情。小雨淅沥,泉水叮咚,诉说着心中的喜悦;夜莺歌唱,喜鹊报春,讲述着人间的欢乐; , , 。让我们心存感恩,为它们赞美,为它们歌唱:赞美这成长路上风霜雨雪的奇观,歌唱这前行途中鸟语花香的陪伴。
4.其他-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