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6362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8

1.简答题(共1题)

1.

   为迎接2019年的“世界零歧视日”,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召开一次探究活动,现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搜集身边存在的歧视现象。
(2)搜集上述材料,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3)这些歧视现象有哪些危害?
(4)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歧视现象?

2.单选题(共3题)

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这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  )
A.乐于助人B.以自我为中心
C.平等待人D.诚实守信
3.
下列观点中你赞同的有(  )
①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
②青少年必须奋不顾身地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③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④我们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智为,维护正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
下列选项中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是(  )
A.国家提高扶贫标准
B.国家提高个税起征点
C.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
D.领导干部享有特权

3.多选题(共3题)

5.
有了正义和正义制度(  )
A.才能使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B.就能消除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C.才能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
D.能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6.
公平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是否公平的问题。下列对公平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公平就是指权利公平
B.公平就是要达到绝对公平
C.公平就是多劳必须多得
D.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某些民族分裂势力瞄准了中国庞大的网民群体,利用网络散布一些谣言,一些普通网民对于信息缺乏分析与辨别能力,随意跟帖、转发,无意间成了网络谣言的“二传手”。你认为我们在跟帖、转发时(  )
A.可以随心所欲、畅所欲言
B.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C.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完全由自己说了算
D.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