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6356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3

1.分析说明题(共2题)

1.

   近年来,一些地区民办学校招生火热,受到当地家长的追捧,一些民办学校因此想出了“考家长”的招数,简历“查祖宗三代”。这一做法引发了舆论的关注和质疑,也刺激了家长和社会敏感的教育神经。

2019年4月4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市新规明确禁止民办学校借招生之机以问卷等名目“考家长”同时,教育厅规定民办学校要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的招生时间段,与公办学校同期招生,积极推行同步招生、同步录取,制止招生“抢跑”不公平现象。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请从公平的意义角度,分析禁止民办学校招生“考家长”的原因。
(3)面对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2.

   材料一:我国法律中关于平等的规定——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民法总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婚烟法:实行婚烟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烟制度。

合同法: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材料二:人与人之间有智力、能力和职务上的差别,但没有高低贵践之分,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获得人民的拥护,就是因为它让百姓们感受到了平等,体会到了社会地位的提升。在当代中国、平等的观念更是融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某校八年位二班围绕平等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结合所学,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哪些不平等现象?
(3)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践行平等?

2.单选题(共4题)

3.
人人都渴望拥有自由,渴望能自由自在地生活。下列关于自由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B.自由就是不受任何约束
C.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
D.自由能够让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4.
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某商店以假乱真,出售伪劣商品
B.某单位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
C.在公交车上设置老幼病残孕专座
D.某企业拒绝录用乙肝病毒携带者
5.
2019年2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新规发布后,“招聘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登上了微博热搜。此举( )
A.能更好保障女性的平等就业权B.能消除就业中各种不平等现象
C.表明用人单位没有招聘自主权D.表明社会公平只能靠制度保障
6.
八年级学生小强在放学回家的途中看到2名不法青年持刀抢劫他人,这时他正确的做法是
A.不顾一切,维护正义B.赶紧走开,免受伤害
C.与己无关,置之不理D.讲究策略,赶快报警

3.多选题(共3题)

7.
2019年3月1日是第6个“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设立“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旨在通过大家的爱与声音,让个体、社区和社会时刻在世界各地传递“零歧视的理念。“零歧视”要求我们( )
A.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益B.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C.所有情况同等对待D.关心、帮助弱势群体
8.
2018年12月4日,CCTV2018年度法治人物揭晓,他们有作为、敢担当,播撒法治阳光,捍卫公平正义。关于守护正义,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A.个人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
B.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C.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D.只要出台体现正义原则的法律法规,就一定能实现社会公平
9.
2018年,全国各级法院完善冤假错案防范纠正机制,严格落实非证据排除规则,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821件,其中依法纠正“五周杀人案”等重大冤错案件10件,依法宣告517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02名自诉案件被告人无罪。纠正冤假错案( )
A.有利于推进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B.有利于伸张法律正义,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C.有损司法部门公信力,破坏法律的权威
D.有利于完善正义制度,促进法治社会建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2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