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632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分析说明题(共3题)

1.
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对每一位厦大学子来说,“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不仅是美好的愿望,更是鞭策的动力
A.其实“止于至善”也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2.

   情境一:在期中考试时,小丽在考道德与法治时,因紧张过度导致许多原本会做的题目最后做不出来,最后成绩出来是不及格,她的同桌刚好考了满分,她一怒之下把试卷撕了,决定再也不和同桌说话了。

情境二:这次期中考试,张亮把自己强项的英语考砸了,他难过得流下了眼泪。试卷发下来后,他冷静地分析了自己考砸的原因,认认真真地把错题改正了一遍,并把做错题的原因记录在册,使这次的失败成为鞭策自己的动力。

(1)面对考试成绩这两位同学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不同?
(2)结合情境一,说说小丽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结合这两个情境,谈谈你是怎么看待情绪的作用?
3.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龙湖实验中学开展了爱心义卖、爱心捐书、学雷锋做好事等一系列活动。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也开展了读书节系列活动。在义卖活动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锻炼自己,传递满满的爱心,而在博览群书中也不断分享和感受阅读的快乐。

(1)从材料中找出龙湖实验中学的学生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美好情感的?
(2)学校为什么要开展这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
(3)如果让你把这些美好情感传递出去,你会怎么做?

2.辨析题(共1题)

4.

   周小明和王琳琳小学和中学都是同班同学,平时比较要好,经常一起探讨问题。最近体育老师让同学们练跳长绳,周小明和王琳琳还有其他几个同学一起合作练习,李红看到了就和其他同学说:“王琳琳和我说过她很欣赏周小明,他们之间肯定产生爱情了,老师说过男同学和女同学是不能交往的。”

请你辨析李红的观点。

3.单选题(共22题)

5.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浓缩了十八大以来中国5年多的飞速发展,记录了众多超燃的历史瞬间,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让观众看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纷纷表示“有一种幸运叫我是中国人”。材料中体现的情感有
A.使命感、恐惧感、爱国情感B.自豪感、爱国情感、归属感
C.安全感、责任感、正义感D.孤独感、胜任感、正义感
6.
对负面情绪的正确看法是
①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 
②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的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③负面情绪影响身心健康,所以不能有负面情绪
④负面情绪一律都是消极的,我们要坚决避免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
下面对于负面情感的认识正确的是
A.负面的情感体验对我们的成长没有意义
B.体验负面情感是件坏事
C.情感没有正面和负面之分
D.体验负面情感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
8.
青春期情绪特点具体表现为
①情绪反应强烈   ②情绪波动与固执   ③情绪的细腻性   ④情绪的闭锁性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期,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体现在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    ②性心理的成熟   ③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  ④性机能的成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0.
青春期一般指人的发育过程中的过渡时期。关于青春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青春期到来的标志是身体的发育
B.在青春期,男生女生必定会出现逆反心理
C.男生女生性别意识不断增强,学会欣赏异性
D.在青春期男孩女孩开始出现第二性征
11.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启示我们学习中应
A.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B.学会自主学习C.具备批判性思维D.具备发散性思维能力
12.
甲:“你的头发怎么一天比一天少?”乙:“因为我每天都在忧虑!”甲:“忧虑什么呢?”甲乙对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
B.任何时候都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C.情绪是无法调节的
D.忧虑会使人掉头发
13.
下列因素中,可能对情绪造成影响的有
①个人的生理周期 ②同学的嘲讽 ③阴雨连绵的天气 ④预期的目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4.
“O了Z”表示“五体投地”、“3Q到O了Z”表示“感谢得五体投地”。如今,在上海等城市的青少年中这种匪夷所思的怪异“火星文”表达正成为大家在网上交流时约定俗成的通用语言。据调查,“00后”之所以要用“火星文”交谈’就是不想让大人们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而所谓的“大人”既包括家长也包括老师。“火星文”的运用,体现了
A.青少年强烈的独立感,因而青少年不必再依赖任何人
B.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的智力迅速发展
C.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有所体现
D.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15.
“求知是多角度的,因此,批判性思维应该是必要的、无处不在的。”下列做法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是
A.小智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总是盲目模仿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
B.小云觉得老师的说法欠妥,却没有向老师提问的勇气
C.自主探究时,学生在课堂上激烈争论,发表自已的见解
D.小斌因为数学老师一次讲课的失误,总是在背后议论老师
16.
小王晚修后骑车回家不慎摔伤,他伤心难过了一会儿,强打起精神来,对自己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扶起自行车,一瘸一拐地骑回家去。小王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转移注意力B.合理宣泄
C.改变认知评价D.放松训练
17.
马云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这篇演讲中这样说道:“当你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去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马云的话启示我们:面对青春,我们应该(   )
A.把握美好的青春时光及时享乐B.把书本学习当作第一需要
C.积极探索青春,规划人生D.按照父母的规划安排学习生活
18.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告诉我们
A.青少年不要追求自己的外在美
B.读书能使人的外表变得更美
C.我们不仅要注重自己的外在美,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D.外在美比内在美更重要
19.
东汉时期,许衡与朋友出游,见路旁有梨,同伴纷纷摘梨止渴,皆曰:“乱世,梨无主。许衡却不为所动,说道:“梨无主,我心有主。”摘一只梨,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而许衡却能压制心中的恶欲,这便是所谓“慎独"之人。下列对慎独理解正确的是
①慎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
②慎独是一种表面现象,没有实用价值
③慎独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④慎独是先天就有的道德品质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20.
下列事件能体现“规划青春路径”的是( )
①邓恩铭16岁就写下了“男儿立下钢铁志,国计民生焕然新”的诗句
②周恩来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③爱因斯坦12岁便选择了探索世界奥秘的人生之路
④马克思晚年仍坚持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研究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④
21.
上初中后,不少同学都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真正独立了。对于“独立”,大家有不同理解。正确的是
A. 独立意味着在装扮上与众不同
B. 独立意味着在行为上标新立异
C. 独立是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D. 独立就是从不寻求他人的帮助
22.
《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诸多诗词爱好者的热情。中国诗词中,有许多描述情绪的词句,其中“哀民生之多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漫卷诗书喜欲狂”“怒发冲冠”分别表达的情绪是
A.喜、怒、哀、惧
B.哀、惧、喜、怒
C.怒、惧、哀、喜
D.惧、怒、哀、喜
23.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讲的是周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竟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人不能有任何情绪B.情绪是不能调节和控制的
C.消极情绪会阻碍智力水平的发挥D.消极情绪会危害身心健康
2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下列属于情感的是
①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②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③家庭和谐的幸福感 
④高考被录取带来的喜悦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5.
小张在日记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思考时,铃声是刺耳的。”这说明
A. 铃声通常会导致积极情绪 B. 铃声一般会引起消极情绪
C. 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D. 任何事物都会产生相同的情绪
26.
青春期的男生、女生各不相同,男生粗犷豪放、果断、勇敢;女生温柔细腻、乖巧、懂事。面对这些不同,我们应该(  )
A.改变自己,向异性学习B.认识差异,努力消除
C.忽视不同,不因此自卑D.正确看待,欣然接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3道)

    辨析题:(1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