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6307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5

1.分析说明题(共1题)

1.
材料一:“我劝天公重抖摄,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孔子说“行已有耻。”朱喜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材料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赞而内自省也。
材料四: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再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1)你怎样理解材料-语句中的“格”?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哪些“格”?
(2)你怎样理解材料二中的两句话?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名言,要求我们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应该怎样去做?

2.单选题(共3题)

2.
对成语“指鹿为马”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A.我们要培养独立意识,不接受别人的任何意见
B.我们要培养批判精神,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C.学会相互尊重,乐于包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D.随大流,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说
3.
下面不属于青春期矛盾心理表现的有
A.软弱与懦弱B.反抗与依赖C.闭锁与开放D.勇敢与怯懦
4.
下列对于情绪与情感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情感与情绪都是复杂多样的
②情绪是短暂不稳定的,情感是遂渐积累、相对稳定的
③都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随时变化
④都有正面与负面之分,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1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