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评估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6270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5

1.判断题(共1题)

1.
辨析观点,明是非。请先判断对错,再简要说明理由。

观点一 人的成长、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1)判断: 理由:

观点二 网络交往陷阱多,拒绝网络交往才是上策。

(2)判断: 理由:

观点三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参与社会活动是走上工作岗位后的事。

(3)判断: 理由:

2.分析说明题(共3题)

2.
近年来,因沉溺网络而诱发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有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小明的蜕变》


材料二 随着微博、微信、QQ等社交网络工具的兴起和网络游戏的快速开发,未成年人因沉溺上网而诱发的犯罪现象日益突出。2018年某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89件441人,其中因为无钱上网、沉溺网络游戏犯罪的为41件85人,占审查起诉涉罪未成年人总人数的19.4%。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网络具有什么特点?结合材料加以具体说明。
(2)根据上述材料,分别说明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和“加强自我防范”。
3.
阅读课堂模拟剧,回答问题。

小宋:查找资料不用跑,天下大事早知道,网络真是一个宝。

小丁:广告、谣言、黄赌毒……不良信息真不少,网络如同垃圾场。

小宋:上了网,随时随地可看新闻、发邮件、学知识,上网节省时间。

小丁:上了网,东点点,西看看,没时间看书、做作业、打篮球,上网浪费时间。

小宋:上网购物、预约看病、出行订票、举报不法行为……动动手指啥都能做。

小丁:隐私曝光、网上诈骗、游戏入迷、网上诽谤……动动手指做坏事更方便。

小宋:青少年应当大胆拥抱网络,为将来做好准备……

小丁:青少年应当远离网络,为努力学习留出时间……

(1)作为中学生的你该拥抱网络还是远离网络呢?请亮出观点并说明理由。
(2)说易行难,为帮助中学生做好“信息节食”和识别网络谣言,请各提一条可行的建议。
4.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完成下边横线上的内容。并据此谈谈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 元艳红女士是山东省淄博市公益第一人。自2011年以来,元艳红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实际行动感召影响了近千人加入公益队伍,志愿服务在淄博市蔚然成风。截至2017年7月,元艳红所在的淄博市志愿服务中心共组织开展公益项目9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过300场,直接受益人群超过24 000人,服务时长超过25 000小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也有越来越多的受助者成为社会的志愿者。在她的带领下,全市爱心人士一起行走在“扶老助困、扶助残弱、邻里守望及社区服务”的公益路上。

(2)你是如何看待元艳红这种行为的?

3.单选题(共13题)

5.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互联网成为当今社会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当前,网络给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便捷,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忧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网络是把双刃剑,既给我们带来有利影响,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其不利影响有(  )
①便于我们进行通讯联络 
②容易使我们上当受骗
③帮助我们查阅资料,开阔眼界 
④导致我们沉迷网络,疏离社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上网会给我们带来诸多影响,这说明(  )
A.应该禁止中学生上网
B.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世界
C.社会环境是复杂的
D.我们要辨别网络信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6.
根据调查,80%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不良信息有关。在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经常出入网吧的占93%,沉溺网络的占85%。这说明(  )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应该拒绝上网
B.网络世界很精彩,沉溺其中在所难免
C.互联网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原因
D.要正确对待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7.
青少年在网上学习、娱乐时,如果发现有淫秽色情信息跳出来,正确的做法是(  )
①偶尔浏览,满足一下好奇心
②远离网络,防患于未然
③及时关闭,以免受其毒害
④积极举报,共同参与净网活动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8.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是青少年在网络交往中的行为准则,以下属于青少年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有(  )
①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②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③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9.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为此,我们(  )
①要将参与社会活动放在各项活动之首
②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③要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④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
“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滴水离开大海就会干涸。”这句话主要说明的道理是(  )
A.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B.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C.每个人都要了解社会D.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11.
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  )
①表现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②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
③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④能保证我们拥有健康的人格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2.
下图说明(  )
A.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C.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D.我们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13.
上图中“我是消费者”和“我是邻居大哥哥”的角色定位分别是基于(  )
A.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B.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
C.业缘关系 地缘关系D.地缘关系 血缘关系
14.
1996年7月29日,40岁的意大利洞穴专家毛里奇·蒙培尔独自住进一个地下溶洞,开始了名为“先锋地下实验室”的生活。一年中,蒙培尔在设备优良、起居舒适却封闭的环境中,吸了380盒香烟,看了100部录像片,在健身车上骑了1 600多千米。一年后,当他走出溶洞时,他脸色苍白,情绪低落。尽管他渴望热闹、渴望与人相处,但是已经丧失了交际能力。经过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后,蒙培尔告诉记者,在洞穴里待了一年,才知道人只有与人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享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全部快乐。蒙培尔的经历告诉我们(  )
①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③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④要主动关心社会,主动融入社会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移动端应用成为“主力军”。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
①网络便捷高效、资源无限,带给我们大量信息
②网络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学习新知,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
③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④网络交往突破了传统交往的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6.
下列暑假日记中所记载的事对小华的成长来说确实是“大事”,这是因为它们(  )
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
7月16日:我今天到科技馆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竭,却很有成就感!
7月25日: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到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①能让小华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刻②能让小华从中获得精神滋养③使小华成为优秀生④有利于小华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
小明性格孤僻,不愿与人沟通。自从上网后,他结交了一些朋友,性格变开朗了,也学会了与他人主动交往,成为班级中受欢迎的人。小明的变化说明网络交往(  )
①能扩大我们的交往对象  ②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经验
③可以取代现实人际交往  ④可以改变我们的交往方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分析说明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