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材料一:据某地社会团体调查统计,当地中学生上网比例高达81.3%,其中约39%的学生沉迷于网上聊天和游戏,约20%的学生经常光顾色情网站。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力度,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应该如何加强“网德”建设?(3)你打算怎样做一个“网德”高尚的网民?
材料一:2018年是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的一年,其迅猛发展的势头延续至今。随着云南白药、立白、浪莎、梦娜、宝娜斯、同仁堂等知名企业品牌成功走向互联网的风口,2019年有更多大品牌通过践行新零售模式实现转型升级,互联网营销逐渐成为主流的营销渠道。大品牌互联网化成为风口,谁能快速洞悉互联网的巨大营销变现能力并作出反应,谁就能抢先获取互联网时代红利。
材料二:山东临沂徐玉玉被骗猝死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公众之所以对“徐玉玉案”热切关注,不仅出于对这个花季少女不幸遭遇的痛惜、对网络诈骗之猖獗的愤慨,更出于一种期许。徐玉玉这个准大学生为何轻易被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看到诈骗分子十分熟悉和了解她的个人信息而放松了警惕。
(1)根据材料一,说说看网络对推动社会进步有什么作用?(2)从“徐玉玉案”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上存在哪些陷阱?
2.单选题- (共10题)
A.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 | B.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
C.网络给人们提供便捷的信息搜索渠道 | D.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①网络为我们结交朋友、学习新知、与人沟通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②网络为人们的交往和活动提供了平台
③网络提高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效率,我们要始终使用网络广交朋友
④网络上出现了虚假信息,我们不应使用网络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①我们应注意浏览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
②我们可沉溺于网络,不用“信息节食”
③我们要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④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多浏览自己感兴趣的相关信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④ |

A.紧跟时代步伐,享受网络生活 |
B.依法维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C.学会“信息节食”,避免沉迷于网络 |
D.增强自控力,远离电脑和手机 |
①网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渠道
③数字化校园使我们免受一切伤害
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④ |
当前,一些人通过网络买卖个人信息、诈骗、侵犯隐私、散布谣言甚至进行人身攻击,不仅危害了国家信息安全,影响了社会安定,也给公众造成了巨大困扰,这些人也因此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对以上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
B.网络具有消极作用 |
C.网络交往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
D.对网络敬而远之,避免受到网络的困扰和危害 |
A.要拒绝上网,以免触犯法律 |
B.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
C.上网时不遵守社会道德,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
D.我们要提高警惕之心,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
A.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网络正能量 |
B.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
C.积极参与其中,推波助澜传播谣言 |
D.遵守法律和道德,不制造、传播谣言 |
①与越来越少的人打交道
②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③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④不必关心国家发展、社会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我们的身份都是相同的 |
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
C.我们的社会关系是由身份确定的 |
D.在相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