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材料: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为实现这一日标,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实行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片区为重点、精准到村到户的工作机制。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做出了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决定,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指出,以脱贫实效为依据,以群众认可为标准,建立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退出机制,促进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在2020年以前有序退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结合材料,用政治学知识,说明怎样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实现精准扶贫脱贫?材料: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涉及征税的商品规模达600亿美元。中国商务部立即做出回应,表示中方将依法对美产品采取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对等措施,同时将美方有关做法诉请世界贸易组织。9月18日,美国政府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中国政府随即决定对原产美国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对于中国的反制措施,特朗普则威胁称,若中国瞄准美国农民,将采取大规模快速经济报复。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美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主动挑起贸易战的错误所在。2011年9月开始实施的个税起征点3500元标准,到现在已经过了将近7年。近年来,随着百姓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提高起征点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18年6月,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经全国人大一审后,通过中国人大网正式向社会公众公开并征求意见,在两个月时间内,收到相关意见超过13万条。8月27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得到二审通过。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的规定是此次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一大亮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百姓减轻税负。
2019年1月1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全面施行。居民个人在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和“三险一金”专项扣除外,还可以依条件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请运用“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民当家作主”的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从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来看,当前正处在向生态文明过渡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时代。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所以保护好环境、人人有责。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知识,谈谈公民应怎样为保护环境尽责。2.单选题- (共17题)
①维护海外华人权益是政府职责
②寻求政府的帮助是公民的权利
③我国坚持外交为民
④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规范交通秩序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我国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③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权利
④交通参与者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属于差额选举和间接选举
②促进工会工作民主化透明化
③属于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④有利于推动决策的顺利实施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①督促政府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
②建立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③引导干部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履行好职责
④加强党对干部选拔任用的领导,扩大用人的权限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
②全国人大在我国所有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法律地位
③国务院自觉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
④全国人大立法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中心无法自固是世界”是世界“失序”的主因
②美国综合国力下降是“日益失序的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
③“美国无法按照自身模式塑造的世界”反映美国面临挑战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④“一切都在崩散,中心无法自固”表明在“全新秩序”建立过程中,各“中心”竞争越来越激烈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①市场监管理念和市场监管方式的重大创新
②规范政府行为,避免过度监管的重要举措
③减轻政府负担,提高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④坚持公正司法,防止权力滥用的制度安排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①公民:依法有序参与,要把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
②政府:建设全民政府,要提高对网络舆情的监管
③媒体:加大报道力度,要通过舆论监督行使监督权
④司法机关:坚守法治定力,要重视舆论但不为舆论干扰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彰显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与核心
②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所有权益都受到保护
③体现了我国国家与公民的和谐统一关系
④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③④ |
①强化人大环境监督机构的职能
②畅通人大代表监督环境问题的渠道
③提高人大代表处置环境问题的能力
④增强人大代表监督环境问题的时效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发挥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减少此类违法行为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的有机统一,维护社会文明和谐
③规范乘客行为,督促乘客依法依规乘坐交通工具
④坚持权利至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一组两会”成为村民自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②创新群众自治组织能够实现村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③“一组两会”成为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
④村民通过“一组两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①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
②增强地方自治能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③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政府和社区共同承担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④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使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提升获得感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才是理性参与
②推进民主政治必须倡导公民公共精神
③尊重民意是保证决策科学的根本途径
④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彰显了民主的真实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公民积极行使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②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扩大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
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加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②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
③行使主权国家管辖权,坚定维护公民海外合法权益
④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