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6168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6

1.分析说明题(共2题)

1.
故事一:莫言讲故事:小时候,我觉得自己丑,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
故事二:周处的故事:晋朝时,有一位叫周处的强壮青年在乡里横行霸道。一天,他见一位老人在粮仓边唉声叹气,便问何故。老人说:“乡里三害,南山猛虎,长桥蛟龙,再加上你,祸害乡里,搅扰民生。”周处决心除掉三害,他杀猛虎,屠蛟龙,自己则外出求学,注意品德修养,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
(1)莫言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2)周处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的?认识白己的途径还有哪些?
2.
以下是小莉平时生活中的两件事。
情境一:上个月,好友小平把家里的不幸和学习上的困难告诉了我,我答应替他保守秘密。
情境二:看到小平为成绩差而痛苦、心里不好受,这一个月来,我每天辅导他一个小时,他成绩提高很快。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小莉平时的做法,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友谊的角度,小莉的行为有哪些优点值得大家学习?
(2)联系自身实际,请你向大家分享几条交友的心得。

2.简答题(共1题)

3.
李肇星在参观某学校时说道:“在知识面前,我永远是个不能毕业的学生。”他鼓励所有学生积极进取,要永远学习、多学习。他认为学知识是学生的本职,也是祖国、社会的要求,踏实、严谨地学习对学生尤为重要。青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李肇星深情地说:“一个国家的发展,要靠人民用学来的知识去改变它,为了祖国的强盛,更要学习,学习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1)李肇星为什么鼓励学生要永远学习、多学习?
(2)有的同学认为:我们学习主要是从学校中老师教给我们这一渠道获取的。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3.单选题(共5题)

4.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说明,学习(  )
①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给生命添加养料
③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④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5.
小刚在小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进入初中以后,由于科目增多,难度加大,他虽然还是很认真学习,但感觉到成绩明显下降了,困惑不解。下列建议能帮他享受学习快乐的是
A.让爸爸妈妈帮忙监督检查学习情况
B.智力水平已经落后了,还需要加倍努力、用功
C.合理安排时间,制订学习计划,改变学习方法
D.科目太多就选两个自己喜欢的认真学,其余的就随它去吧
6.
“ 一个人可以没 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这表明,终生学习
A.是个人价值的唯一追求
B.有利于个人自我发展
C.是人们一切物质需要的来源
D.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唯一途径
7.
有的人为身高烦恼,有的人为体型烦恼,有的人为肤色烦恼。这说明他们
①只看到自己的短处    
②没有学会接纳自己
③对自己没信心
④没有学会欣赏自己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
也许你认识很多人,但我还是要提醒你必须认识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这是因为,正确认识自己
①可以促进自身发展  
②可以促进与他人交往
③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
④是激发我们自身潜能的前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