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说明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请你从学习的意义的角度,批判、驳斥材料二中的“新读书无用论”。(至少两点)
(3)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应如何学会学习?
材料一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终生学习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今,报考各类学习班已经不再是学生的“专利”,越来越多的上班族为了应对职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表现出了高涨的学习热情,利用假期、周末等休息时间去听课、去阅读,充实自己的头脑。
材料二 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工资呈持续上涨趋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年数以千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农民工和大学生“抢饭碗”的现象引起了各方关注。有些人更是提出“中国不缺大学生,缺的是农民工”,“读了四年大学,找工作的薪水还不如仅被培训了几个月的保姆”……“新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
(1)结合材料一回答,为什么说“终生学习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请你从学习的意义的角度,批判、驳斥材料二中的“新读书无用论”。(至少两点)
(3)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应如何学会学习?
2.单选题- (共7题)
2.
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新环境、新生活必然有新感受、新作为。下列同学在新环境中的感受和做法正确的是
A.小伟:我给关系铁的同学起绰号,证明我们的友谊不一般 |
B.小蓉:我科科成绩都要拿第一 ,绝对不能让任何人超过我 |
C.小尧:十一门功课实在太多了,看样子我需要放弃几门才行 |
D.小丽:站在新起点,我要从身边小事开始,努力做好自己 |
3.
在《论语·雍也》篇中,当鲁哀公问孔子,在其弟子中谁为好学之人,孔子如是回答:“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在孔子众弟子中,只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仍“不改其乐”的颜回,被孔子肯定为“好学之人”,可见“好学”之可贵。“好学”要求我们( )
A.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
B.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
C.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
D.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
4.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启示我们( )
A.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积极的态度 |
B.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是学习 |
C.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就会枯萎 |
D.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充实自己 |
5.
小强说:“早上早起30分钟用来学习,效果是最好的。”小辉说:“夜深人静时看书学习才是最好的。”小鑫说:“午饭后看书,温习上午课堂所学的知识才是最好的。”三位同学为了哪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后进生小磊争得面红耳赤。你认为小磊应该怎么做( )
A.听取学习成绩最好的小强的说法 |
B.听取学习委员小辉的说法 |
C.听取小鑫的说法 |
D.从实际出发,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
6.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晚年时曾表示,有17个人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深远,其中12个人是求学期间的老师,而中学老师就占了7位,这说明
A.中学时代为人生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
B.中学老师比其他阶段的老师重要 |
C.中学的学习生活决定人能否成才 |
D.老师都能给我们带来深远的影响 |
7.
小华暑假想参加个英语培训班,提高英语成绩,但市区没有,想通过网络学习。后来经人介绍,小华如愿加入了网络自学者的行列。由此可见( )
A.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和行为 | B.我们要学会认识世界,关爱他人 |
C.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安排和指导 | D.网络学习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
8.
小立今年上初中了,他高高兴兴地去学校,却发现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心理非常郁闷,如果你是他的新同学,你准备怎样劝他
A.既然不喜欢这所学校,那就赶快转学,以免将来后悔 |
B.其实学校都是一样的,在哪儿都是读书,累死了 |
C.你慢慢就会发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很多的乐趣,你就会喜欢这个学校的 |
D.只考虑自己的学习就可以了,不要太在意学校的其它方面 |
3.多选题- (共3题)
9.
莫言童年时酷爱读书,为了借一本书看,他给人拉了一上午的磨;本村的书不够看,他就去周围村子借。少年时,曾被挡在校门外,但他坚持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读书,自学了全部中学课本。后来,还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如今,他成为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莫言的经历启示我们( )
A.只要坚持学习,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
B.要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
C.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
D.坚持学习,掌握知识,能丰富和完善自己 |
10.
给漫画中的小主人公出个招让他摆脱烦恼,你会对他说( )


A.科学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
B.给自己的学习制订合理计划 |
C.完成不了就干脆选择放弃 |
D.寻找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学会享受学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1道)
单选题:(7道)
多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