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境探究题- (共2题)
1.
为了帮助升入初中的新同学正确而全面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充分发掘潜能,树立自我新形象,实现生命的价值,某校《踏歌行》的“心理咨询”栏目记者对本校的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采访活动,下面是该记者在采访中的一些具体情景。请你结合这些采访情景,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采访情景一:初一年级(11)班的路小梅同学,十分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和发型,经常在课堂上掏出小镜子,对着自己的容貌欣赏,致使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影响听课效果,学习成绩也并不理想。老师多次找她谈心,要求她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她却不以为然。
(1)你认为小梅的做法对吗?如果长此以往会造成什么结果?
(2)你认为青少年应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采访情景二:七年级(12)班的鲁宁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体育成绩也不突出。在文艺方面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曾多次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始终没有成功。他因此陷入困惑之中,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如他人,无法改变自己。
(3)你认为鲁宁同学在学习成绩、体育、文艺等方面都成绩平平的原因是什么?
(4)请你帮鲁宁同学改变现状,为做更好的自己出谋划策。(至少两条)
采访情景一:初一年级(11)班的路小梅同学,十分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和发型,经常在课堂上掏出小镜子,对着自己的容貌欣赏,致使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影响听课效果,学习成绩也并不理想。老师多次找她谈心,要求她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她却不以为然。
(1)你认为小梅的做法对吗?如果长此以往会造成什么结果?
(2)你认为青少年应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采访情景二:七年级(12)班的鲁宁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体育成绩也不突出。在文艺方面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曾多次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始终没有成功。他因此陷入困惑之中,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如他人,无法改变自己。
(3)你认为鲁宁同学在学习成绩、体育、文艺等方面都成绩平平的原因是什么?
(4)请你帮鲁宁同学改变现状,为做更好的自己出谋划策。(至少两条)
2.
VAK测试是学习类型的经典测试之一,三个字母分别代表视觉(Visual)、听觉(Auditory)、操作(Kinesthetic)。测试的理论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有三种不同的类型:视觉型学习者、听觉型学习者以及操作型学习者。测试者需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出自己在每个测试题目上的分数,分数范围为1-5(其中1:不曾如此;2:少如此;3:偶尔如此;4:通常如此;5:总是如此),并把同一类型下的题目得分相加算出在每种学习类型上的总分。
(1)请你结合自身情况完成VAK测试题,并回答相关问题。
(2)每种学习类型得分的高低显示你对该种学习类型偏好指数,得分越高,说明你在学习时越倾向于使用哪种学习方式。当然,一个人倾向的学习类型可能不只一种,也可能同属两种类型,比如有的人会发现自己在不同学习类型的得分是一样的。依据测试结果,你更倾向于的学习类型是________。
(3)各学习类型分析:
(“视觉型”学习者(约有40-50%))
对你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看影像”的方式。你能很轻松记住别人的名字。表格、图片、不同颜色的彩色笔画线、流程图、便利贴、影片等都能让你的学习印象更深刻。
(“听觉型”学习者(约有15-20%))
对你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听和文字”的方法。你习惯于将听到的内容转换到视觉储存系统里,因此你可以在听课的同时就将笔记写得非常完美。别人的口头说明、录音带、有声书、读书会、互相讨论等活动对你影响非常有效,用自己的想法写课程摘要或大纲再朗读或用默念、提问题来思考答案、向大家解说等方式能让你的学习印象更深刻。
(“操作型”学习者(约有30-40%))
活泼好动的宝贝们,最适合你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肢体”的活动,电脑教学、参与活动、做科学实验、碰触模型、田野访查、操作科技(笔记型电脑、电子白板、电子辞典等)能让你的学习印象更深刻。
(另有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一般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而如果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而不仅仅是40%。
说说你的测试结果及相关分析对于你未来更好地发挥长项、弥补短板,搞好初中学习有什么启发?(结合所学回答,至少三点)
(1)请你结合自身情况完成VAK测试题,并回答相关问题。
类型 | 测试题目 | 分数 | 分数小计 |
视觉型 | 1. 我喜欢书面的说明,不喜欢口头的说明。 | | |
2. 我发现幻灯片与电影有助于课程的了解。 | | ||
3. 阅读一本书比听老师讲述使我记得更多的重点。 | | ||
4. 我需要抄下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范例以便后来再复习。 | | ||
5. 我喜欢课本附有图表及图片,因为它们有助于我对教材的了解。 | | ||
6. 我只要大略浏览便可以找出作业上的错误。 | | ||
7. 我比较喜欢看报纸,不喜欢听新闻。 | | ||
听觉型 | 8. 听老师讲会比阅读课本能记得更多内容。 | | |
9. 当我专心听讲时,我不必写笔记就可以记得重点。 | | ||
10. 我比较喜欢听新闻,不喜欢看报纸。 | | ||
11. 我喜欢口头说明,不喜欢书写说明。 | | ||
12. 当我要阅读一则短篇故事或戏剧时,我比较喜欢听录音带。 | | ||
13. 我用听的方式便可记下电话号码。 | | ||
14. 写东西时,需要大声念出来。 | | ||
操作型 | 15. 我发现写字有助于记忆。 | | |
16. 我擅长于拼图玩具与迷宫游戏。 | | ||
17. 我通常要写下电话号码才能记得起来。 | | ||
18. 我喜欢在听新闻或广播时,手边有一支笔。 | | ||
19. 我需要列出我要做的事以便记下来。 | | ||
20. 我喜欢用手或使用工具来完成作业。 | | ||
21. 写东西时,需要到处走动才能将内容记得更好。 | |
(2)每种学习类型得分的高低显示你对该种学习类型偏好指数,得分越高,说明你在学习时越倾向于使用哪种学习方式。当然,一个人倾向的学习类型可能不只一种,也可能同属两种类型,比如有的人会发现自己在不同学习类型的得分是一样的。依据测试结果,你更倾向于的学习类型是________。
(3)各学习类型分析:
(“视觉型”学习者(约有40-50%))
对你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看影像”的方式。你能很轻松记住别人的名字。表格、图片、不同颜色的彩色笔画线、流程图、便利贴、影片等都能让你的学习印象更深刻。
(“听觉型”学习者(约有15-20%))
对你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听和文字”的方法。你习惯于将听到的内容转换到视觉储存系统里,因此你可以在听课的同时就将笔记写得非常完美。别人的口头说明、录音带、有声书、读书会、互相讨论等活动对你影响非常有效,用自己的想法写课程摘要或大纲再朗读或用默念、提问题来思考答案、向大家解说等方式能让你的学习印象更深刻。
(“操作型”学习者(约有30-40%))
活泼好动的宝贝们,最适合你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肢体”的活动,电脑教学、参与活动、做科学实验、碰触模型、田野访查、操作科技(笔记型电脑、电子白板、电子辞典等)能让你的学习印象更深刻。
(另有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一般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而如果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而不仅仅是40%。
说说你的测试结果及相关分析对于你未来更好地发挥长项、弥补短板,搞好初中学习有什么启发?(结合所学回答,至少三点)
2.辨析题- (共1题)
3.
进入到初中阶段,很多同学都结交到了新的朋友。有人说:“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
(1)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2)你认为怎样才是”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至少两点)
有人说:“朋友应该把机会更多让给对方”,但也有人说“朋友就是应该相互竞争才会彼此促进”。
(3)请你谈谈对以上两种观点的看法。
(1)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2)你认为怎样才是”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至少两点)
有人说:“朋友应该把机会更多让给对方”,但也有人说“朋友就是应该相互竞争才会彼此促进”。
(3)请你谈谈对以上两种观点的看法。
3.单选题- (共13题)
4.
有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也有人说:“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这说明( )
①学习是一个过程,其中有苦也有乐
②以前学习是很苦的,现在学习是快乐的
③同样的事情,心态不同感受也不同
④前者说法是正确的,后者说法是错误的
①学习是一个过程,其中有苦也有乐
②以前学习是很苦的,现在学习是快乐的
③同样的事情,心态不同感受也不同
④前者说法是正确的,后者说法是错误的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5.
“参天大树的起点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万丈高楼的起点是一块块平常的基石。”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我们来说,应该从这句话中悟出的道理是( )
A.新的校园充满了新奇 |
B.初中阶段有很多梦想 |
C.要珍惜新的起点 |
D.要走好人生第一步 |
6.
班里的同学来自各个学校,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有的同学外语流利,有的同学会弹钢琴,有的同学有体育特长,当我们面对他人的特长时,应当
A.悲观,面对他人的长处无法找到自尊和自信 |
B.怀疑,他人的特长并非真才实学,没什么了不起 |
C.跟从,他人所具有的特长我也一定要具备 |
D.自信,确信自己的独特性可以实现自我的价值 |
7.
莎士比亚说:“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来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激发潜能就要
①通过自我鼓励,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②敢于面对失败,突破惯性思维模式
③保持积极情绪,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
④在实践中创造,提高能力
①通过自我鼓励,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②敢于面对失败,突破惯性思维模式
③保持积极情绪,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
④在实践中创造,提高能力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8.
要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需要通过他人了解自己。下列话语表达了相近的思想的是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②“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谚语)
④“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②“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谚语)
④“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
A.①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 |
10.
小明在成长记录本上写道:“我可能并不聪明,但是我很勤奋。升入初中后,我认真听讲,按要求完成老师的任务。然而,体育课上有些项目我坚持不下来,所以我要加强锻炼。”小明认识自我的途径是
A.他人的态度 |
B.自我观察和反省 |
C.集体综合评价 |
D.考试的成绩反馈 |
12.
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下列同学的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小龙制订合理规划,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
B.小闽注重劳逸结合,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
C.小艳每天熬到深夜,困了也要坚持学习 |
D.小聪恰当安排时间,及时进行复习巩固 |
13.
比起小学来,中学可以用“三多一少”来概括:课程多,书本多,老师多,老师“盯”得少。“三多”说明中学阶段所学知识量增加了,知识难度加大了;“一少”说明初中老师不再像小学老师那样管得那么细了。面对这些不同,我们应该
①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接受新知识
②逐步养成提前学习、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③照搬班里优等生的学习方法
④向古人学习,苦学、死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③④
①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接受新知识
②逐步养成提前学习、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③照搬班里优等生的学习方法
④向古人学习,苦学、死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③④
15.
罗斯福曾在海军任要职,一天,一位朋友向他问及关于在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秘密计划。罗斯福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你能保守秘密吗?”朋友说:“当然能。”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是,与朋友交往要
A.坚持原则 | B.保守秘密 | C.相互信任 | D.幽默开朗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情境探究题:(2道)
辨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