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七中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6121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6

1.综合探究题(共1题)

1.
材料分析

材料一: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震中位于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向地震灾区捐款。

材料二: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7.0级地震灾情发生后,宝鸡网警在网上巡查时发现有网民在微信群中传播:“今晚10时至3时银川、兰州、灵武、武威,特大暴雨预警,及鄂托克前旗一带有7.6 级地震……”的谣言信息。宝鸡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立即对谣言传播者身份进行核查,溯源查获宝鸡市传播地震谣言人员3人。8月10日,宝鸡市公安局金台分局、麟游县公安局、陇县公安局依法对谣言传播者何某某、戚某某作出教育训诫的处罚,对谣言传播者张某某依法作出行政罚款的处罚。

⑴向地震灾区捐是一种怎样的行为?
⑵培养这种行为,对我们青少年有何意义?
⑶三名散布谣言者被依法处罚给我们哪些警示?

2.情境探究题(共1题)

2.
下面是小丽同学的日常生活情景,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加以探究。

情景一:星期天,班级举办社区环保公益宣传活动,妈妈以影响学习为由,不让小丽参加。

(1)小丽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小丽上网查阅资料,发现有人在网上发布“中美开战”的谣言信息。

(1)小丽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三:城市限放令开始实施,要求市民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以助力宣传。

(1)小丽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答题(共1题)

3.
你问我答
⑴为什么说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⑵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

4.分析说明题(共1题)

4.
请你参与
在学习了《网络生活新空间》后,某校八年级(3)班现在正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2017年1月22日下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中国互联网行业整体向规范化、价值化发展,同时,移动互联网推动消费模式共享化、设备智能化和场景多元化。

(1)材料反映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任务二:想享用美食却不擅烹饪?出门就想坐上便捷舒适的接送车?在家就能预定域外旅行,遍看无限风光?只要拿起手机,上网找个应用程序(App),就会有人送服务上门。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网络丰富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表现?

5.单选题(共9题)

5.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这段话表明( )
A.社会关系具有不同的类型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人能够解决社会中存在的所有问题
D.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6.
中学生小静针对学校附近出现小摊贩这一问题做了调查,并把调查的结果反映给当地政府。小静的做法告诉我们( )
A.要关注社区的治理,并献计献策
B.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关注社会治理上
C.要关注国家的发展,并为之自豪
D.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7.
2017年10月17日上午,为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踊跃奉献爱心,亳州市开展了第四个全国扶贫日“扶贫济困奉献爱心”慈善捐款活动,募集捐款超过42万元。参加慈善捐款活动( )
①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②是一种哗众取宠的行为
③是奉献社会的行为
④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有人说:“网络社会是自由的,虚拟的,所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甚至可以用最激烈的语言抨击、谩骂别人,都可以不负任何责任”这种观点是( )
A.错误的,无论在何时都不能超越道德、法律的边界
B.正确的,在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利
C.错误的,如果对方受到严重伤害,是需要受到法律惩处的
D.正确的,网络是虚拟的,不受现实世界规则的约束
9.
以下行为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 )
A.大二女生李某用自己身份证和私人照做抵押,从网贷公司贷款5000元
B.高中生张某应一名未见过面的网友所约,赴郊外商议购买野战游戏装备
C.王某受到来历不明的宣扬暴恐视频邮件后即向网络监管部门举报
D.孙某看到一则有关即将发生地震的消息后随手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10.
对于“网络信任与安全”这一栏,下列同学给了一些建议,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小南:“对网络上的信息我们要注意辨别,不信谣、不传谣。”
B.小平:“我们不可以发布一些虚假的、不良的网络信息。”
C.小津:“我们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提高媒介素养。”
D.小剑:“网友应该彼此坦诚,应该告诉对方真实信息。”
11.
感受社会生活,我们可以( )
①在公园里进行晨练
②玩令人激动的网络游戏
③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④参观不同主题博物馆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2.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我与李奶奶的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业缘关系D.法律关系
13.
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下列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小刚把捡到的钱包交给警察
B.小张在水滴筹捐出自己的所有零花钱
C.小刘扶起路边摔倒的老人
D.红红悄悄从借他人的书上撕下一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探究题:(1道)

    情境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分析说明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