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说明题- (共1题)
1.
材料一: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平等是珍贵的,我们该如何实现对平等的追求?材料二: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治是文明进步的体现,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2018年3月11日下午15叶52分,历史性的庄严时刻——十三届金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宪法是中国第一大法,是指导全民政治、经济、社会等的权威性文件,这次修改为各项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根本依据,具有不可替代性。
(2)小明同学看到这则材料后,发表了如下看法:只要坚持和完善宪法,就能促进我国法治化的进程,建设好法治中国。请你评析。2.单选题- (共4题)
2.
手机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使有些青少年成为“低头族”,甚至接触到大量不良信息,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未成年人无法抵挡社会消极因素影响 | B.应该禁止未成年人手机上网 |
C.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 D.有些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
3.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社会生活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也滋生了电信网络诈骗、网络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为。有人设计了一些抵制网络谣言的宣传标语,你认为恰当的是( )
①净化网络空间,杜绝网络谣言
②上网不传谣,健康又文明
③人人争做网络谣言的“粉碎机”
④网络传天下,留言任我行
①净化网络空间,杜绝网络谣言
②上网不传谣,健康又文明
③人人争做网络谣言的“粉碎机”
④网络传天下,留言任我行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4.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已有多家机构发布旅游大数据报告,从交通、旅游、购物等角度对出游趋势进行全面的预测和分析,可谓是“人在游、网在看、云在算”。这告诉我们( )
A.工业化促进了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
B.生活离不开网络,网络已是所有工作生活的最得力助手 |
C.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学会利用媒介创造和传播所有信息 |
D.信息服务使生活更便利,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