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2.判断题- (共4题)
3.单选题- (共11题)
7.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每个人能在社会中生存主要依靠别人的帮助 |
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
C.我们生活的社会是由很多不同人组成的社会 |
D.社会发展进步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各种奉献 |
8.
青少年应当亲近社会、服务社会。亲近社会必须做到
①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态 ②遵守社会公德,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③明辨是非,要坚持个人利益至上 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法定义务
①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态 ②遵守社会公德,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③明辨是非,要坚持个人利益至上 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法定义务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9.
“海星被摸死!模型巨晰的脚趾也被摸断!”开馆不足一个月的上海自然博物馆由此陷入尴尬境地;从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到成都武侯祠《前出师表》石刻,游客们“到此一游”的“留念”,至今没有绝迹。这说明
A.我国公民享有充分的自由和权利 |
B.提升我国公民文明素养势在必行 |
C.培养规则意识公共精神至关重要 |
D.旅游休闲已经成为百姓生活常态 |
12.
民法总则相比现行的1986年民法通则,明确提出了“公序良俗”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民事活动中
①不得违反社会公德 ②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③坚持个人利益至上 ④民间习俗均可代替法律
①不得违反社会公德 ②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③坚持个人利益至上 ④民间习俗均可代替法律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1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下列做法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小虎经常给弱小的同学起绰号 |
B.李老师组织活动前都征求同学们的意见,从不强人所难 |
C.王通不小心把教室的门踢坏了,他说是小杰踢的 |
D.小刚喜欢溜旱冰,星期天他非要不喜欢溜冰的小李陪他玩 |
14.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西方也有“礼貌是通行四方的推荐书”的谚语。这表明 ( )
①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③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唯一一种道德行为规范
④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内在体现
①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③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唯一一种道德行为规范
④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内在体现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判断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