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40年前,是共同利益和责任让中美走到一起;今天,也依然应该是共同利益和责任让中美关系继续向前拓展。事实证明,合作符合两国利益,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
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美国挑起的贸易保护争端逐渐升级。继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后,2019年5月9日,美国政府又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违背中美双方通过磋商解决贸易分歧的共识,损害双方利益,不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面对我国的合法利益,我国向美方乃至世界展现了“中国态度”,中美贸易战,“谈,可以!打,奉陪!欺,妄想!”,彰显中国自信、大国风范。过去40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方坚决捍卫自身合法利益,无论是“打”抑或是“和”,中方都准备好了对应的良策。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战的自信和底气。为了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引导公民认识并履行生态环境责任,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者,政府编制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准则(试行)》,现公开征求公民意见和建议。
依据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公开征求公民建议的原因。2.图表题- (共1题)
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上,市委书记韩正指出:历时两年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是指导城市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战略引领作用。这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是在国内外环境和发展形势深刻变化,上海城市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编制的面向2040年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编制历程
时间 | 内容 |
2014年4月 |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组成立 |
2016年8月 |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编制完成 |
2016年8月22日—9月21日 |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向全社会公示 |
2016年10月20日 |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送审稿)》 |
注1:《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是上海市政府为了上海市城市总体发展指定的文件。
注2:“上海2040”草案公示收到社会各界意见1800多条。
注3:《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将按程序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后上报国务院审批。
请运用“党的领导”和“国家机构”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按法定程序编制的原因。3.单选题- (共14题)
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已占有主导权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
③国际组织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权重日益增加
④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A.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
B.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
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
D.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
A.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B.霸权主义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
C.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极化世界 |
D.世界多极化阻碍了经济全球化 |
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②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勇于奉献和担当
③中国坚持并践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④中国把维护各国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活动出发点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A.国家依照法律管理各项宗教事务 |
B.政府为宗教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
C.国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D.国家全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①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反对恐怖主义
②维护与其他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③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④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并传播了正能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摆脱利益差别和竞争,谋求共同利益
②摆脱零和博弈的思维,谋求互利共赢
③发展各自的核心利益,分歧无伤大雅
④根据双方的共同利益,处理双边关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普通公民:依法有序参与,要把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
②政府机关:建设全民政府,要提高对网络舆情的监管
③舆论媒体:加大报道力度,要通过舆论监督行使司法权
④司法机关:坚守法治定力,要重视舆论但不为舆论干扰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前者是公民行使决策权,后者是政府行使决策权 |
B.前者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后者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 |
C.前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大,后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有限 |
D.前者参与决策的方式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后者参与决策的方式是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
①约束乘客行为,督促乘客依法依规乘坐交通工具
②坚持权利至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③发挥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减少此类违法行为
④坚持权利与义务的有机统一,维护社会文明和谐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①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③人民民主具有制度的保障
④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A.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制裁 |
B.任何公民都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
C.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参与法律制定 |
D.任何公民享有的合法权利都是不能放弃的 |
①村(居)民通过民主选举,自己选举当家人,选举产生村(居)民委员会
②召开村(居)民会议,由村(居)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③村(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接受村(居)民的监督与质询
④村(居)民委员会密切联系村(居)民,经常了解村(居)民的具体要求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④→①→③→② | D.②→①→④→③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图表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