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皲裂(jūn) 趿拉(tā) 谄媚(chǎn) 恹恹欲睡(yān) |
B.脱臼(jiū) 虬枝(qiú) 决窍(jué) 奄奄一息(yǎn) |
C.咫尺(zǐ) 霹雳(pī) 诓骗(kuān) 龙盘虎距(jù) |
D.渲泄(xuān) 猗郁(yī) 驽钝(nǔ) 急不暇择(xiá)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 |
B.小英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委,获得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
C.在学校创新作文比赛中,李明的《心中的温暖》一文,构思别具匠心、选材新颖典 型,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
D.要把成都建 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环境保护是基础,我们应均衡利用和开发环境资源,合理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因地制宜规划发展。 |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 ,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 。人生如茶,有时 也是一种成全。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 ,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 。人生如茶,有时 也是一种成全。
A.浅显 大功告成 表露 折磨 |
B.肤浅 大梦初醒 透露 痛苦 |
C.浅易 渐入佳境 吐露 磨难 |
D.浅薄 大彻大悟 流露 煎熬 |
4.
对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借着语言这一通道,渺小的人可以进入广东的世界,短暂的生命可以留下永恒的声音。语言丰富,则人生饱满,语言贫瘠,则人生寡淡;语言灵动,则人生优雅。我国古代很多文人之所以过着风雅的人生,就在于他们的生活常与优雅的汉语为伴。因此,①那些传世的诗词曲赋,多数不是文人枯守书斋的结果,而是他们在茶楼叙旧、送别友人或游山玩水时的即兴咏叹。②这种风雅人生至今还令心向往之。
借着语言这一通道,渺小的人可以进入广东的世界,短暂的生命可以留下永恒的声音。语言丰富,则人生饱满,语言贫瘠,则人生寡淡;语言灵动,则人生优雅。我国古代很多文人之所以过着风雅的人生,就在于他们的生活常与优雅的汉语为伴。因此,①那些传世的诗词曲赋,多数不是文人枯守书斋的结果,而是他们在茶楼叙旧、送别友人或游山玩水时的即兴咏叹。②这种风雅人生至今还令心向往之。
A.“灵动”“咏叹”都是形容词;“语言丰富”“风雅人生”都是主谓短语。 |
B.“语言贫瘠,则人生寡淡”一句中,贫瘠作宾语。 |
C.“①”是选择关系复句。 |
D.“②”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可在“心向往之”前加“许多人”。 |
2.句子默写- (共1题)
5.
文言诗文填空。
(1) ,归雁入胡天。
(2) ,闲敲棋子落灯花。
(3)己所不欲, 。
(4)但愿人长久, 。
(5)无可奈何花落去, 。
(6) ,任重而道远。
(7)春蚕到死丝方尽, 。
(8) ,青春作伴好还乡。
(9)《泊秦淮》中表现诗人无比忧愤的诗句是: , 。
(10)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花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1) ,归雁入胡天。
(2) ,闲敲棋子落灯花。
(3)己所不欲, 。
(4)但愿人长久, 。
(5)无可奈何花落去, 。
(6) ,任重而道远。
(7)春蚕到死丝方尽, 。
(8) ,青春作伴好还乡。
(9)《泊秦淮》中表现诗人无比忧愤的诗句是: , 。
(10)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花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3.课内阅读- (共1题)
6.
阅读下列内容,回答小题。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_________
(2)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________
(4)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小题3】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小题4】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_________
(2)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________
(4)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小题3】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小题4】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4.其他-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课内阅读:(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