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塔集中心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6088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分析说明题(共2题)

1.
品国学经典,悟人生道理
为了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某校开展《品国学经典,悟人生道理》活动,号召全校师生提供活动素材。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素材,请联系教材,写一写从下列句子中你感悟出的人生道理。
素材
道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

——《抱朴子·务正》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论语·季氏篇》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和心灵相约,与健康同行

进入中学后的小刚独来独往,他认为凡事靠自己,不想有求于人,因此没必要和别人交往。最近,他渐渐发觉自己很孤独,看到同学在一起有说有笑,他不由得开始羡慕, 也想融入同学们之中。但不知为什么,总觉得与别人格格不入,感觉别人也不喜欢同他聊天。现在,小刚发现还是网上交的朋友更贴心,他准备下周末和网友见面。

假设你是一名心理咨询志愿者,请你帮助小刚解决他的问题。
(指点迷津)
(1)小刚认为“没必要和别人交往”,小刚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出谋划策)
(2)小刚希望自己能融入同学中去。请你为小刚建立和呵护真正的友谊支招。
(温馨提醒)
(3)小刚在网络交往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单选题(共7题)

3.
“考研奶奶”仝正国初中毕业38年后重返校园,3年苦读、3度高考,60岁终圆大学梦并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还三次考研。“考研奶奶”的经历启示我们
A.学习没有终点,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B.步入社会后,就不应该再学习
C.只有在社会中的学习才是最有成就的
D.学习只发生在校园之中
4.
小明一直很推崇两则名言,一则是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另一则是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两句话共同告诉你的道理是
A.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B.只有自己才能解读、认识自我
C.正确认识自己才可能活得精彩D.人生的价值在于正确认识自己
5.
有的人说“学海无涯苦作舟”,而有的人却说“学海无涯乐作舟”,这说明________。
①学习中有苦也有乐  
②以前学习是快乐的,现在学习是很苦的
③要学会体味学习带来的快乐   
④前者说法是正确的,后者说法是错误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有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其才能的80%~90%,反之,缺乏兴趣,则只能让其才能发挥20%~30%。这个研究说明________。
A.缺乏学习兴趣,就一定学不好B.有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学得好
C.学习兴趣是天生的,无法改变D.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习的潜能
7.
网络世界始终是虚拟的,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________。
A.多方思考,拒绝往来B.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C.思前想后,急于求成D.避嫌远疑,大胆交往
8.
“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我们要适应中学生活,就要认识到进入中学后(  )
A.做到珍视当下,不懈努力,实现梦想B.做任何事情都先询问别人的意见
C.只和以前的小学同学保持交往D.把一切精力投入在学习中,不关心其它亊
9.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亊:有一天,孔雀向喜鹊哭诉:“我的声音太难听了。人家夜莺的声音多美妙啊!”喜鹊安慰道:“可是你有美丽的羽毛,这是别的鸟儿都不能比的。”这告诉我们
A.美丽的羽毛比美妙的声音更重要
B.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最客观
C.从外在形象认识自己最重要
D.要接纳自己的优点,也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