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境探究题- (共2题)
1.
(2)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这种行为?
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全体学生,”兵”分八路,走出校国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顺利地完成了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宏地参现了当地着名企业,在农业观光园仔细观察植物成长,在科技馆听取有关未来科技的演讲,到消防大队听消防官讲解消防知识。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全体学生取得了很大收获。
(1)同学们走进社会大讲堂体现了一种什么行为,我们还可以参加那些类似的活动?(2)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这种行为?
2.
(2)结合材料二说明了网络又存在哪些弊端?
(3)青少年应该如何健康、安全的参与网络生活?
材料一“不出自家门,生活所需想要就来。”遍布济南大街小巷的“互联网+便利店”给广大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这种新型的智慧社区生活模式,在山东济南数百个社区里已经实现。某社区的王女士高兴地说:“有了楼下的便利店,生活就是方便,在家动动手指手手机下单,20分钟内就能收到商品,价格也不会比外面的贵。”
材料二2018年12月4日。湖北宜城男子张某因涉嫌盗窃被逮捕。经调查,三个月以来,张某共作案43起,盗得物品价值23万余元,现金12万余元。民警了解到,张某平时的生活主要是玩儿网络游戏。为了给游戏充值,张某开始进行偷窃,而所得的大部分的钱财,全部都被他投入到网络游戏和吃喝之中。目前,张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1)材料一反映了网络的哪些作用?(2)结合材料二说明了网络又存在哪些弊端?
(3)青少年应该如何健康、安全的参与网络生活?
2.判断题- (共2题)
3.单选题- (共5题)
5.
中学生陈某经常彻夜上网玩游戏,导致精神萎靡。后在老师帮助下,摆脱了游戏的诱惑,利用网络学习网页制作,并在市比赛中获得二等奖。这启示我们
A.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
B.网络信息良葵不齐,学生不应上网 |
C.网络是把双刃剑,要合理利用 |
D.遵守上网道德,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
6.
经过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时,尽管前后左右都没有车辆和行人,中学生晓敏还是停下来,等绿灯之后再通过。这说明晓敏
A.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到了自律 |
B.做事死板,缺乏灵活性 |
C.不懂得珍惜时间,做事拖拉 |
D.害怕闻红灯被交警抓住挨罚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面对网络谣言,公民要,
①维护言论自由②依法行使权力③自觉履行义务④自觉明辨是非
①维护言论自由②依法行使权力③自觉履行义务④自觉明辨是非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8.
刘某,宋某和孙某以前是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同事,工作中能接触到业主的个人信息,久而久之,他们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三人决定合伙投资,成立一家公司贩卖业主个人信息。最终三人被公安机关抓获。这说明
A.我国法律不允许合伙投资做生意 |
B.沉迷于网络,影响工作和生活 |
C.在网络上,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
D.我们应远离网络,保护好个人信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情境探究题:(2道)
判断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