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中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607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8/23

1.选择题(共3题)

1.
选择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翠(fěi)信(dǔ)圈(yùn)朵(ɡū)
B.热(chén)解(puō)胸(jīn)聒不舍(qiánɡ)
C.立(zhù)逗(tiǎo)尺(zhǐ) 宽(yòu)
D.秀(qí)宁(wù )狭(ài) 异(jiǒnɡ)
2.
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小组讨论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夸夸其谈,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
D.指挥员如果在战场上优柔寡断,那就会贻误战机,造成严重的损失。
3.
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动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A.④①③②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D.④②③①

2.句子默写(共1题)

4.
默写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乐以忘忧。
④《池鹤》中可以用成语“鹤立鸡群”来概括的两句诗是:  

⑤《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现作者满怀豪情逸兴、神驰太空的两句诗是        
⑥《马说》中提示千里马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茱萸之谜
余光中
①茱萸在中国诗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屈原在《离骚》里曾说:“椒专佞以慢幍兮,榝(shā)又欲充夫佩帷。”显然认为榝是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恶草。榝就是茱萸。千年之后,到了唐人的笔下,茱萸的形象已经大变。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都是吟咏重阳的名句。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其间的过程,是值得追究一下的。
②重九,是中国民俗里很有诗意的一个节日,诸如茱萸,菊花,登高等等,都是惯于入诗的形象。登高带茱萸囊的传统,一般都认为是源于梁朝人吴均《续齐谐记》所载的这么一段:“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红)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③根据《续齐谐记》的说法,登高带茱萸囊,饮菊花酒等习俗到梁时已颇盛行。吴均虽是梁朝人,相传桓景和费长房却是东汉人。《西京杂记》中也有记载,汉高祖宫人“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据此推测,重九的习俗起源则在东汉乃至汉初了。有意思的是,重九吟诗的传统中,从东晋至南北朝,却唯独少见咏茱萸之作。
④到了唐朝,情形便改观了,茱萸已为诗人所乐道。王维所谓“遍插茱萸”,说明佩花之盛。杜甫所谓“醉把茱萸”,可能是指茱萸酒。重九二花,菊与茱萸,菊花当然更出风头,因为它和陶渊明缘结不解,而茱萸,在屈原一斥之后,却没有诗人特别来捧场。虽然如此,茱萸在唐诗里面仍然是很受注意的重阳景物。杜甫全集里,咏重九的十四首诗中便三次提到茱萸。李白的诗句“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说明此树的红实熟于重九,可以插在鬓边。佩戴茱萸的方式,可谓不一而足,或如赵彦伯所谓“簪挂丹萸蕊”,或如陆景初所谓“萸房插缙(jìn)绅”。至于李峤“萸房陈宝席”和杜甫的“缀席茱萸好”,则是陈花于席,而李乂(yì)的“捧箧萸香遍”该是分传花房或赤果。
⑤佩缀茱萸之风大盛于唐,大概是宫廷倡导所致。当时每逢重阳佳节,皇帝常常率领一班文臣登高赋诗,同时把一枝枝的茱萸分赠群臣作佩饰,算是辟邪消灾,应付桓景的传说吧。
⑥茱萸辟邪除害,并非纯由传说,乃有医学根据。我们统称为“茱萸”的植物,其实更分为三类:山茱萸属山茱萸科,吴茱萸和食茱萸则属芸香科,功能杀虫消毒,逐寒去风。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说,井边种植此树,叶落井中,人饮其水,得免瘟疫。至于说什么“悬其子于屋,辟鬼魅”,自然是迷信,大概是取其味辛辣性烈之意。其花、茎、叶、实均可入药,还可制酒。白居易所谓“浅酌茱萸杯”,恐怕正是这种补酒。
⑦然茱萸何以独见鄙于屈原呢?可能茱萸味特辛辣,不合屈原口味,甚至引起过敏之症,也未可知。曹植诗句:“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也许正说中了此意。
【小题1】为了揭开茱萸由“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的谜底,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请简要概括。
【小题2】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结合实例分析其作用
【小题3】第⑦段中加横线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4】“茱萸之谜 ”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

4.其他(共1题)

6.
下面这段文字在表达上有错误,请用规定的符号修改(不超过五处)。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我俩是交往好手,不多时,就成了哥们。于是,他对我渐渐有了新的了解。他很喜欢玩电脑,简直达到了“醉生梦死”的形态。记得一次去他家玩的时候,他正在打电脑,“一条缝”盯着那屏幕上的光标移动。他最得意的是电子游戏,可以不睡觉,也可以抛下作业不管。他的老妈想把他从家里赶出来活动活动的想法,可他就是懒在电脑转椅上不起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