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词书写- (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我何其幸运,可以看到美的事物,看到一朵野姜花在湿润的空气里慢慢绽放,看到天空中行走散步的云变幻多姿。我何其幸运,可以听到美的声音,听到鸟雀啼鸣低回宛转,听到蛙虫喧叫热闹欣喜。我何其幸运, 。生命是不会有真正的黑暗的。
(1)请将语段中的词语“何其幸运”,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在“田”字格内。
(2)仿照以上语段中的划线句,将句子补充完整。
我何其幸运, , , 。
我何其幸运,可以看到美的事物,看到一朵野姜花在湿润的空气里慢慢绽放,看到天空中行走散步的云变幻多姿。我何其幸运,可以听到美的声音,听到鸟雀啼鸣低回宛转,听到蛙虫喧叫热闹欣喜。我何其幸运, 。生命是不会有真正的黑暗的。
(1)请将语段中的词语“何其幸运”,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在“田”字格内。
(2)仿照以上语段中的划线句,将句子补充完整。
我何其幸运, , , 。
2.句子默写- (共1题)
2.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兔从狗窦入, 。中庭生旅谷, 。(《十五从军征》)
(3)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4)何处望神州?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6)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7)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被王国维赞为“无我之境”的千古名句是 , 。
(8)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描写战斗场面,表现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句子是 , 。
(1)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兔从狗窦入, 。中庭生旅谷, 。(《十五从军征》)
(3)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4)何处望神州?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6)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7)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被王国维赞为“无我之境”的千古名句是 , 。
(8)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描写战斗场面,表现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句子是 , 。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3.
阅读《一本可以“喝”的书》,完成后面题目
一本可以“喝”的书
张君燕
①这是一本从外形看起来和普通的书本差不多的书。不过,这本书却被《时代》周刊评为2015年最棒的25个设计之一。这本书的封面和扉页,都赫然标注着“DrinkableBook”(可以喝的书)。
②这本书的发明者是一个叫特丽莎的美国姑娘。2007年,特丽莎到非洲旅行,发现那里根本没有纯净的饮用水,孩子们口渴了,就直接从垃圾堆旁肮脏的水坑里捧水喝。因此,当地百姓得病的几率特别高。特丽莎还得知,全球每年有6.63亿人口由于缺乏最基本的净水设备而喝不到干净的饮用水,由此导致的疾病、死亡更是难以计数。作为一名化学博士,她顿生一种使命感:要发明一种消灭病菌的物质。
③经过8年反复的试验和研究,特丽莎惊喜地发现了病菌的克星——一种叫“纳米银”的离子。为了让纳米银更方便地投入使用,特丽莎将纳米银离子嵌入纸中,做出一张史上最强的过滤纸。这是一种抗菌性极强、质地优良的黄色纸。经验证,它能去除水中99%的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这些都是水中的隐形杀手),使水的饮用标准接近美国的直饮水。
④这个结果让特丽莎倍感振奋。她立刻带着这种纸跑到肯尼亚、海地、印度等国家,测试了25种受到严重污染的水样,和当地居民一起试用这些纸。“难道这些水不可以直接喝吗?”“为什么要用这些纸过滤一下呢?太麻烦了。”“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喝水的!”当地居民的种种疑问和不配合的举动让特丽莎明白:最可怕的不是水源受到污染,而是当地居民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卫生饮水的常识。
⑤知识的传播远比这张滤纸更重要!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特丽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用食用级的墨水,将安全卫生饮水的常识印在纸上,做成一本书。如此,过滤纸摇身一变,不仅可以滤水,还能传播知识。
⑥这本书的设计使用相当巧妙、便捷。这样一本看似小巧的书籍,平均每页可以过滤100升的饮用水,一本26页的书,可以满足一个人4年的饮水量!而之后的每一天,都会有人因为这本可以“喝”的书而远离死神。
⑦这个发明引来无数好评。面对滚滚而来的赞誉,特丽莎风趣地说:“我只是想用自己的知识给人们带来一点改变,只要我们内心温暖、心怀世界,别说一本可以‘喝’的书,也许我们还可以发明可以‘吃’的书呢!”
【小题1】文中第①段说“这本书却被《时代》周刊评为2015年最棒的25个设计之一”。请结合全文,从功能和效果的两个角度说明这本书的设计之妙。
【小题2】联系上下文,比较以下两句,判断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并说明理由。
A.经验证,它能去除水中99%的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这些都是水中的隐形杀手),使水的饮用标准接近美国的直饮水。
B.经验证,它能去除水中大部分的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这些都是水中的隐形杀手),使水的饮用标准达到美国的直饮水。
【小题3】特丽莎的发明获得无数好评,可仍有不少网友对它的成本和实际效用等提出质疑,认为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请结合本文和生活实践,就当地安全用水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至少写出两种)
一本可以“喝”的书
张君燕
①这是一本从外形看起来和普通的书本差不多的书。不过,这本书却被《时代》周刊评为2015年最棒的25个设计之一。这本书的封面和扉页,都赫然标注着“DrinkableBook”(可以喝的书)。
②这本书的发明者是一个叫特丽莎的美国姑娘。2007年,特丽莎到非洲旅行,发现那里根本没有纯净的饮用水,孩子们口渴了,就直接从垃圾堆旁肮脏的水坑里捧水喝。因此,当地百姓得病的几率特别高。特丽莎还得知,全球每年有6.63亿人口由于缺乏最基本的净水设备而喝不到干净的饮用水,由此导致的疾病、死亡更是难以计数。作为一名化学博士,她顿生一种使命感:要发明一种消灭病菌的物质。
③经过8年反复的试验和研究,特丽莎惊喜地发现了病菌的克星——一种叫“纳米银”的离子。为了让纳米银更方便地投入使用,特丽莎将纳米银离子嵌入纸中,做出一张史上最强的过滤纸。这是一种抗菌性极强、质地优良的黄色纸。经验证,它能去除水中99%的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这些都是水中的隐形杀手),使水的饮用标准接近美国的直饮水。
④这个结果让特丽莎倍感振奋。她立刻带着这种纸跑到肯尼亚、海地、印度等国家,测试了25种受到严重污染的水样,和当地居民一起试用这些纸。“难道这些水不可以直接喝吗?”“为什么要用这些纸过滤一下呢?太麻烦了。”“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喝水的!”当地居民的种种疑问和不配合的举动让特丽莎明白:最可怕的不是水源受到污染,而是当地居民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卫生饮水的常识。
⑤知识的传播远比这张滤纸更重要!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特丽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用食用级的墨水,将安全卫生饮水的常识印在纸上,做成一本书。如此,过滤纸摇身一变,不仅可以滤水,还能传播知识。
⑥这本书的设计使用相当巧妙、便捷。这样一本看似小巧的书籍,平均每页可以过滤100升的饮用水,一本26页的书,可以满足一个人4年的饮水量!而之后的每一天,都会有人因为这本可以“喝”的书而远离死神。
⑦这个发明引来无数好评。面对滚滚而来的赞誉,特丽莎风趣地说:“我只是想用自己的知识给人们带来一点改变,只要我们内心温暖、心怀世界,别说一本可以‘喝’的书,也许我们还可以发明可以‘吃’的书呢!”
【小题1】文中第①段说“这本书却被《时代》周刊评为2015年最棒的25个设计之一”。请结合全文,从功能和效果的两个角度说明这本书的设计之妙。
【小题2】联系上下文,比较以下两句,判断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并说明理由。
A.经验证,它能去除水中99%的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这些都是水中的隐形杀手),使水的饮用标准接近美国的直饮水。
B.经验证,它能去除水中大部分的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这些都是水中的隐形杀手),使水的饮用标准达到美国的直饮水。
【小题3】特丽莎的发明获得无数好评,可仍有不少网友对它的成本和实际效用等提出质疑,认为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请结合本文和生活实践,就当地安全用水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至少写出两种)
4.语言表达- (共1题)
4.
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除夕一早,小新见邻居王阿姨对着一副春联发呆,便热心上前询问:“(1)”王阿姨说:“唉!我分不清上下联,怎么办呢?”小新看了看那副春联(如右图),指着它的末字,笑着解释道:“(2)”【提示:上联的末字是仄声(三声、四声),下联的末字是平声(一声、二声)】

除夕一早,小新见邻居王阿姨对着一副春联发呆,便热心上前询问:“(1)”王阿姨说:“唉!我分不清上下联,怎么办呢?”小新看了看那副春联(如右图),指着它的末字,笑着解释道:“(2)”【提示:上联的末字是仄声(三声、四声),下联的末字是平声(一声、二声)】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