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平度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6065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4

1.简答题(共2题)

1.

   新闻一:2017年天猫“双十一”创造了破纪录的1682亿营业额,相当于10个普通县级行政的全年GDP,物流系统已经实现了机器人自动化拣选和包装,技术领先世界,效率极高。近年来,从网络曝光查处腐败案件,到每年两会期间,政府各大网站纷纷推出“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再到国家很多政策的制定等大多来自于网民的监督、参与和建议。2018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灯光焰火艺术表演,首次在海上将先进技术手段与中华文化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很多中外人士都通过在线或网络的方式参与观看,感受了一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盛宴

(1)结合新闻一,说说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

新闻二:近两年来各地爆出未成年人高额用于游戏充值、打赏网络视频主播的事情时有发生,今年5月四川一位9岁的小女孩偷偷用妈妈的手机给网络主播打赏,1个月花掉妈妈35万元存款;6月至9月,江苏省扬州市一名高二学生,为了打赏屏幕背后的主播,先后从母亲的卡上划走60方元。去年6月,福建一名11岁的女孩3个月内用于游戏充值、打赏主播以及发送网络红包,偷偷花掉父母积攒买房的11万多元。

(2)从参与网络生活的角度,谈谈新闻二带给我们的启示。
2.

   材料一:2018年6月20日,青岛9路公交车因车窗潲雨,有个座位积了水一名小学生模样的男孩看到后,掏岀纸巾擦干,然后跟旁边的乘客说“可以坐了”,他自己则继续站在旁边。小男孩的这一暖心举动感动了无数青岛市民,短时间得到了大量的网友点赞。

材料二:2018年10月16日,江苏溧阳的孔女士到学校给儿子送东西,走到教学楼后,她发现老师们正在上课,学生们听得也很认真,她担心高跟鞋声音太响影响学生听课,这位暖心妈妈竟悄悄脱下鞋子,赤脚跑了四层楼。这一幕恰巧被学校一名教师发现分享到网络,获得众多网友点赞。

(1)上述两则材料中主人公的做法主要体现出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
(2)我们应如何向小男孩和孔女士学习?
(3)为“好人”点赞!请你列举2个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类似的行为。

材料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一处僻静路段,八年级的小东和小明,看见两个手持凶器的歹徒正在对一名同学实施抢劫,那位同学看上去很害怕的样子。这时,小东和小明应……

(4)请你给材料三中的故事续写一个正确合理的结局,并简要说明理由。

2.单选题(共8题)

3.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B.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每个人都可以离开社会而存在和发展
D.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4.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下列社会关系属于业缘关系的是( )
①浩然和他的爷爷奶奶
②子谦和他的同学
③嘉恰和她的邻居
④张明和他的同事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5.
“夫喜群而单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这句话说明亲社会行为( )
①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②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
③不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④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
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政府在网上征集胶东国际机场拆迁方案时积极建言献策
②看见盲人过马路赶紧上前去搀扶
③某中学学生在暑假期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④公交车上遇到小偷偷别人手机时将头转向一边假装未看见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7.
王女士的儿子上学期迷上了手机,放学后边玩手机边做作业,晚上要玩到十二点后才睡觉。让王女士担心,在家基本就不和她交流了。王女士的儿子应该懂得沉迷于网络将( )
①影响学习和生活
②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③耗费了自己的时间
④影响现实的人际关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
2018年1月9日,“冰花男孩”头顶风霜上学的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照片经过网络迅速转发、传播,关爱“冰花男孩”的爱心行动在现实和网络中接力,如“暖冬补助”“圆梦之旅”“筹集善款”“宿舍改造”……传播网络正能量,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①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③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
④在网上发布谣言等,提醒人们注意自身安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
2017年11月1日,南京交警开始试点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人教育体验,对于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人,可以选择接受交警的处罚,也可以选择接受交警的现场教育。据此围绕“秩序与规则”的主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
“师傅,我忘带钱了。”“没事,明天拿来给我。”10月15日,市民邓女土在市南小区某超市选购一大包水果后,突然发现钱包没带。超市老板放心地将水果交给了她。在我市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两个词的光芒正在照亮我们这座城市( )
①爱国②敬业③诚信④友善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