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第四中学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6065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6

1.连线题(共1题)

1.
社会秩序 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犯罪     B驱逐出境
诚信     C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行为
附加刑   D自由有界
网络无限 E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
尊重他人 F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判断题(共1题)

2.
“网络无限”,作为小网民的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随意发布任何信息和言论。
判断(   )理由:   

3.简答题(共2题)

3.
欣赏名言,回答问题。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责的感情。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1)对人有礼貌表现在哪些方面?
(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4.

   随着微信、微博、论坛、博客的兴起,网络成为人们阐述思想、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更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方便。但是,众多虚假信息鱼目混珠,不少低俗、恶俗的信息充斥其中。网友被忽悠、青少年被毒害、是非被扭曲的事时有发生,网络大环境亦被污染。

(1)阅读上述材料,网络的利弊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过渡沉迷于网络会对中学生造成哪些不良影响?

4.单选题(共6题)

5.
吴凡性格内向,很少与人交往,但在网上很活跃,特别是与“月朦胧”很谈得来。不久,“月朦胧”在网上提出要和他见面,并询问他家住址及电话号码。吴凡应(  )
A.以诚相待,详细告诉“月朦陇”
B.将住址、电话告诉对方,但不答应见面
C.委婉拒绝,学会自我保护
D.答应见面,但不告诉对方家庭住址及电话
6.
网络问政,指公民以网民的身份通过互联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网络问政说明(  )
A.互联网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B.网络促进经济的发展
C.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7.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些积极的社会行为。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爱心捐助B.无偿献血C.完成家庭作业D.关心帮助孤寡老人
8.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 )
A.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B.礼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C.对不讲礼貌的人,我们没有必要以礼相待
D.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9.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青少年文明健康上网提供了行为道德规范。下列行为中,违反《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是(  )
A.在网络聊天室里用语文明,不辱骂他人
B.与网友交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
C.在虚拟的世界里不受约束、为所欲为
D.在网络交往中遵守法律,不制造、不传播谣言
10.
“风声雨声不吱声,了此一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不关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副对联的作者(    )
①不求上进,缺乏社会责任感
②具有忧患意识,担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③安于现状,不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④缺乏回报社会的意识和亲社会行为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判断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