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忻城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6061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5

1.分析说明题(共1题)

1.

   走路、吃饭、坐公交、甚至是骑车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闲时间,他们总是拿着手机看。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人,长时间保持低头状,手指轻点触屏,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些人不知不觉之间就成为了“低头族”中的一员了。

(1)请你谈谈对材料中这种现象的认识。
(2)我们在享受移动科技成果的时候也要注意分寸,请你从个人的角度谈谈预防沉溺于手机的建议。

2.单选题(共7题)

2.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B.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每个人都可以离开社会而存在和发展
D.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3.
如果说社会是一张网,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
A.网上的一个结点B.漏网之鱼
C.互不相干的个体D.一条线
4.
2019年6月底,期末考试一结束,某中学学生纷纷走上了社会实践岗位,开始了他们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①学生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不利于引领学生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我与李奶奶的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业缘关系D.法律关系
6.
陈女士的儿子上学期迷上了手机,放学后边玩手机边做作业,晚上要玩到十二点以后才睡觉。让陈女士担心不已的是,以前孩子常和她说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遇到什么烦恼,自打孩子爱上玩手机后,在家基本就不和她交流了。陈女士的儿子应该懂得沉迷于网络
①影响学习和生活 
②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③耗费了自己的时间
④影响现实的人际关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是否大方得体,行为举止是否符合学生的身份。这些都是( )
A.自负的表现B.自尊的表现C.虚荣的表现D.自卑的表现
8.
某学校在开展助残的活动中,许多同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冷漠的变热情了,脆弱的变坚强了。可见( )
①人在社会中能够不断的成长
②我们应该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化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我们成长的过程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④我们的情绪变化太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