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6049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7

1.简答题(共1题)

1.
(明确道理 做最好的自己)

材料一:请用《成长的节拍》有关知识,说说以下漫画告诉我们的道理。


(漫画三中文字:为什么我学习不如别人;我怎么这么差劲;为什么我这么累。)
(1)三篇漫画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材料二:美国当代散文家道格拉斯•玛拉赫在诗中写道:“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高松,那就当棵山谷里的小树,但要当棵溪边最好的小树。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小树,那就当一丛小灌木;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小灌木,那就当一片小草地…….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做一个最好的你。”

(2)如何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

2.情境探究题(共1题)

2.
(情境探究 明理践行)
以下是七年级小明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1)小明早上身体不适,上学迟到了,进教室时班主任李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他因此受到老师的严肃批评。此时:
小明的正确做法:
理由:
(2)小明的同桌小梅对自己的相貌不满意,天天自怨自艾。
小明的正确做法:
理由:
(3)学校要组织地震逃生安全演练,小明觉得很耽误时间,会影响学习。
小明的想法:
理由:

3.单选题(共6题)

3.
升入中学后,小玲结交了许多朋友,以此同时小学时的朋友却一、、日益淡漠。对于小玲的变化,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小玲喜新厌旧,不值得交往B.人的改变使友谊无法维持
C.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D.世上没有永恒的友谊
4.
当别人家13岁的孩子,还在父母呵护下嬉戏玩要时,丹江口市习家店中学13岁的学生汪鹏,已经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父亲3年了。每天他都要给瘫痪的父亲穿衣、洗激、做饭、喂饭,然后去上学。汪鹏的行为告诉我们
①要时刻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②作为子女,要与家庭同呼吸、共患难;
③孝敬父母就要爱父母,帮助父母;
④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
莫言童年时酷爱读书,为了借一本书看,他给人拉了一上午的磨;本村的书不够看,他就去周围村子借。少年时,曾被挡在校门外,但他坚持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读书,自学了全部的中学课本。后来还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如今他成为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莫言的经历启示我们
①只要坚持学习,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②学习能让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③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    
④坚持学习能给生命添加养料,丰富和完善自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
傍晚时分,小女孩因父母还没回家进不了家门,便站在工厂窗外,借着从窗内透出的一束灯光,聚精会神地读着一本厚厚的书。小女孩的行为启示我们应该(   )
A.克服厌学情绪和学习压力B.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C.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观念D.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7.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大多数人想改造这个世界,却极少有人想改造自己。”这句话告诉我们(  )
A.要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来完善自己B.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并发扬光大
C.做更好的自己,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D.通过他人和集体来正确认识自己
8.
“交友无贫富,情义重千金”。这句话表明
A.青春的友谊持续时间最长,记忆最深刻
B.青春的友谊真诚纯洁,很少夹杂功利庸俗的目的
C.青春的友谊要用千金来衡量
D.青春的友谊是快乐的源泉和进步的助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情境探究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