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美国挑起的贸易保护争端逐渐升级。继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后,2019年5月9日,美国政府又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这一做法违背中美双方通过磋商解决贸易分歧的共识,损害双方利益,不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2019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表明了中国立场:中美两国经济高度融合,共同构成完整的产业链,两国经济连骨带筋、互利共赢。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对于两国经贸分歧和摩擦,中国愿意采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推动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但合作是有原则的,磋商是有底线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决不让步。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这个态度一直没变。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说明对于中美来说为什么“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2019年1月,全国各地省市县三级党政“一把手”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答复约2.2万项网民留言,同比增长47%.各地网民留言约3.1万项,同比增长56%。网络问政广受欢迎的现实表明,一方面,民众在现实生活中有诸多疑问需要解答,传统的反映渠道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回音,网络平台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另一方面政府官员多了一条了解社情民意、群众所需的重要渠道、作为重大决策的参考信息。
结合材料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推进网络问政的依据。2.单选题- (共21题)
①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
②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③采取直接选举,增强民主广泛性
④坚持在集中基础上的民主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围绕人民群众的民生难题,进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
②作为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积极建言献策开展民主协商
③发挥民主党派自身的优势,推进职能部门科学民主决策
④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积极履行社会建设的国家职能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发挥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③满足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特殊利益
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国家统一的基础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消除了奴隶主阶级,铲除了民族压迫
②保障了藏族同胞在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基本政治制度保证
④政教相结合的宗教政策团结了广大信教群众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能更好地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②有利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和宗教关系
③旨在引导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④表明我国宗教性质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审慎行使决定权,审议各项议案
②积极行使提案权,为发展建言献策
③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
④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做到执政为民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①我国是公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政府工作出发点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④社会主义民主是超阶级的民主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是我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
②是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③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
④是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公民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②公民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③公民应理性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
④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使每个选民都能表达他们的选举意愿
②可以避免出现虚假宣传、贿选
③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④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①是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要求
②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③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④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决策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①发挥村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积极性
②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开展基层群众协商
③使基层政权的决策充分反映民智民意
④创新基层自治组织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供了有效的利益协商渠道
②公民意识影响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的实施效果
③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丰富了民主监督形式
④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践行政府宗旨,用手中权力造福人民
②加强廉政建设,以清廉党风带好民风
③广泛吸收民智,增强决策公众参与度
④提升德行操守,树立政府权威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①加强市场监管,增强人民安全感
②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健康权、决策权
④完善法律制度,使法律更好地体现民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拓宽了公民民主管理的渠道
②体现了政府对人民代表大会的负责
③展现了中国政体的制度自信
④增进了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了解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通过协商民主、权力制衡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能够为民主党派参与执政提供根本制度和路径保证
③通过协商民主把各个政党、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
④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将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②是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的体现
③有助于党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④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上级领导机关应该呵护基层改革探索
②强化各级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③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加大行政问责力度
④完善干部容错制度,鼓励干部创新干事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全国人大是国务院权力的最高来源
②国务院积极履行经济职能
③全国人大领导国务院的各项具体工作
④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